•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经管学院举办硕士项目改革与发展交流会

2016-12-22
阅读:

2016年12月17日下午,清华经管学院硕士项目改革与发展交流会在舜德楼418多功能厅举行。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副院长徐心教授、管理硕士项目学术主任迟巍教授、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教授及一百余位金融硕士、管理硕士校友参加了交流会,就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国际化发展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主持活动。

钱颖一院长在主题发言中阐释了“大学为学生”、“思行合一”、“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等教育改革思想,并细述了学院近年来的教育改革行动。钱颖一院长援引了爱因斯坦的‘The value of a college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many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在于训练大脑去思考)。他说,改革既需要思想与思路,也需要行动与实践。他还强调了在大学教育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位置。钱颖一院长结合学院在2011年起开设金融硕士和管理硕士项目,说明学院的硕士项目向应用性转型中的改革和创新。他还指出,硕士项目的国际化程度也是衡量项目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项目会向世界上最优秀的商学院和硕士项目学习,在国际舞台得到更大认可。

钱颖一_meitu_4.jpg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作主题发言

随后,钱颖一院长向校友赠送了他的新书《大学的改革》,并与大家亲切交流。

赠书合照_meitu_6.jpg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向硕士校友赠送他的新书《大学的改革》

管理硕士项目学术主任迟巍教授介绍该项目通过学生出国交换和引进留学生的方式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并逐渐加强与各大知名公司的战略合作力度,目标是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管理硕士项目之一。同时,该项目将会发挥校友与学生的“联合体”作用,通过双方互动提升项目竞争力。

迟巍_meitu_1.jpg

管理硕士项目学术主任迟巍教授做管理硕士项目介绍

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教授介绍了学生背景和其就业领域的多元化,着重阐述了金融实务课堂的成果与未来规划。金融实务课堂的设立让更多的行业专家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校园里接触金融前沿;项目将会邀请更多业内专家与同学们探讨估值、投资、行业研究等专业话题。

刘淳_meitu_2.jpg

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教授做金融硕士项目介绍

校友们在交流会上还分享了阅读《大学的改革》后的感悟与体会。《大学的改革》是钱颖一教授过去10年在清华经管学院担任院长,过去15年在中国教育领域不懈耕耘过程中追问教育使命,探寻大学改革之路,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力推大学制度改革的实录。管理硕士2012级校友杨奇函提出了“‘无用’经历的有用性”这一概念,回顾了自己在读书期间和毕业后的丰富经历:参加求职节目、创办个人公众号、投身创业等这些“无用”经历让他积累了社会资源、开拓了新媒体眼界和互联网思维。金融硕士2012级校友奚佳则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延续了求学过程中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对于管理硕士2013级校友李歌阳而言,“思行合一”的概念对自己影响很大。她觉得,每一个人都要经过生活的淬炼,但不应该迷失自己、更不应该放弃实践空谈道理。金融硕士13级校友程浩从lean in清华组织讲起,认为“好学”比“学好”更重要,并希望清华经管传递更多“无用”的知识,培养更多有用的人。

拼图_meitu_3.jpg

左起:管理硕士2012级校友杨奇函、金融硕士2012级校友奚佳、管理硕士2013级校友李歌阳、金融硕士13级校友程浩分享阅读《大学的改革》后的感悟

徐心_meitu_5.jpg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在硕士项目改革与发展交流会上作总结发言

活动最后,徐心教授总结说:“对话活动是清华经管学院的一大特色,在对话过程中,教育思想、管理实践可以实现碰撞。而今天的活动正是校友与院长之间的一次深入对话。在过去的六年里,应用型硕士项目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断摸索更加专业化、国际化和实务化,今后会更创新,更国际和更人文。”(供稿:硕士项目办公室责编:李婷、任晖)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