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首届清华大学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决赛在清华经管学院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英迈体育共同主办。
本次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有28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队伍来自清华大学的本科、博士和硕士生。在第一轮激烈的晋级比赛之后,共有12支队伍进入决赛。当日的决赛按照“崂山啤酒全国化的体育营销策略”、“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海湾石油与曼联两大百年品牌携手,如何在中国市场绽放?”、“北京首钢乒乓球俱乐部基于乒乓球品牌影响力的市场开发策略”四个案例分组进行冠军的角逐。
决赛由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李飞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案例中心主任孙道军教授,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王雪莉教授,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英迈传媒集团合伙人史丹丹以及清华大学体育部副主任胡凯担任学术评委。大赛同时邀请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品牌推广总监杨仍魁先生,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品牌媒介部主任金栩卉女士,海湾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光先生,北京首钢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书记、副总经理吴岩先生担任企业评委。
首先进行的是“崂山啤酒全国化的体育营销策略”案例竞赛单元,各参赛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借助营销理论和模型,通过板块的形式分述对崂山啤酒全国化营销策略的建议。第二个进行展示的案例是“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参赛队伍通过“协同效应”、“盈利能力”、“可行性分析”等不同角度,详细地说明了如何进行战略的实施。在“海湾石油与曼联两大百年品牌携手,如何在中国市场绽放?”案例分析单元,各参赛队所做的案例分析汇不仅体现了清华学子在理论方面的扎实功底,实践方面的内容更是结合当下、大胆设想、富于创新。最后进行的是“北京首钢乒乓球俱乐部基于乒乓球品牌影响力的市场开发策略”案例竞赛单元,参赛队通过”行业分析”、“企业诊断”、“方案实施”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剖析了现阶段国内乒乓球的现状与相关的营销措施。
首届清华大学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决赛“北京首钢乒乓球俱乐部基于乒乓球品牌影响力的的市场开发策略”案例竞赛单元
所有参赛队伍展示答辩结束后,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李飞教授对参赛队伍进行了点评。他强调在案例分析中需要注重和加强专业性与逻辑性,并勉励参赛选手在之后的相关活动中可以越做越好。

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李飞教授为参赛队伍点评
最终,大赛按照四个案例分组决出了冠亚季军,并由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王雪莉教授,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英迈传媒集团合伙人史丹丹,清华大学体育部副主任胡凯,以及四家企业代表分别向获奖队伍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首届清华大学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获奖队伍与评委和企业代表合影

首届清华大学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决赛评委阵营
首届清华大学体育营销案例分析大赛是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体育营销研究领域举办的重要活动之一,大赛以提升能力、整合资源、激荡思想、促进交流为办赛宗旨,为未来体育产业管理者创造实践的机会、为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交融的舞台、为案例企业提供营销分析和决策的参考、为体育产业广大从业者搭建沟通的桥梁。此次大赛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湾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首钢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协办。(供稿: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责编:王雪莉)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与捐赠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基金的英迈传媒集团联合共建,中心依托经管学院,旨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学科齐全、人才密集、体育传统深厚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紧密合作研究,发挥体育产业一流平台的作用,为落实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体育产业升级及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