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受邀清华大学学生会时代论坛,分享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本期时代论坛以“通识十年——文明视野下的人才培养”为主题,钱颖一院长与新雅书院总监甘阳、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作为嘉宾发表演讲并与在座师生展开讨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等出席了此次论坛,谢维和致辞。

钱颖一院长在清华大学学生会时代论坛分享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钱颖一院长首先介绍了自己先后两次受邀参加清华大学学生会时代论坛的经历。2011年5月19日,钱颖一院长第一次参加时代论坛,分享经管学院的“本科教育改革:思与行”。2014年11月6日,钱颖一院长再次受邀时代论坛,分享“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学院本科教育改革成果“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经济管理本科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刚刚于2014年9月获得每四年评选一次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钱颖一院长介绍说,清华经管学院以“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现代文明人,同时使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本科生的教育目标,并形成了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的本科教育。钱颖一院长指出,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教育在价值层面上强调“育人”重于“育才”,在能力层面上强调“思考”重于“知识”,在知识层面上强调“长期”重于“短期”。这三方面也分别是钱颖一院长在2014年、2013年和2012年学院本科生开学典礼讲话中的核心内容。

钱颖一院长在清华大学学生会时代论坛演讲现场
钱颖一院长还介绍了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在140学分的总学分要求中,通识课程占70学分,专业课程占50学分,剩余20学分为任选课。随后,钱颖一院长向大家展示了清华经管学院通识课程的课表,其中包含10门基础课程和8个核心课程组,并重点介绍了开设这些课程的初衷与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钱颖一院长提出,本科教育中仅有通识教育是不够的,通识教育要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钱颖一院长以清华经管学院的全新课程“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CTMR)为例,指出批判性思维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桥梁,也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粘剂。
新雅书院总监甘阳、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也分享了他们对通识教育的思考。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学科专业选择、大课小课的取舍、大学生兴趣选择与责任担当、老师课堂传授与学生成长、清华教育改革方向、各个院系在《清华大学章程》颁布后的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和通识教育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三位演讲嘉宾对同学们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应。史宗恺、瞿振元、校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教务处处长郑力等也加入到讨论中。(供稿:沟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