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作为清华大学101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以“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的金融体制改革”为主题的值年校友论坛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418室举行。在春意盎然的校庆纪念日,经1987级校友济济一堂,忆同窗旧事,话国家未来。
论坛由经1987级校友、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王勇主持。 参加本次论坛的1987级校友代表还有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窦玉明,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荦,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曲家浩,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产配置与战略研究部副总监张元杰,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另类投资业务线行政负责人翁涌,德意志银行机构业务部中国区董事魏力,英飞尼迪投资集团中国农业项目和跨国并购项目负责人陈然。赵纯均、陈章武、李子奈等离退休教师应邀出席了论坛。
首先,主持人王勇校友介绍了经1987级校友的概况。他说,经1987级毕业时,正值小平同志南巡,他们有幸赶上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并投身其中。如今,经1987级校友活跃在政府、企业、高校、金融等各个行业,而在金融领域从业的同学最多,占同学总数的40%左右。因此,本次论坛将主题定为“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的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请各位校友奉献从业体会,让大家有所启发,有所批评,从而增强了解,增进合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的要求。
随后,赵纯均老师代表经1987级校友在校期间的老师发表致辞,他对经1987级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他说,7字班在校期间正逢学院刚刚起步,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经1987级校友都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为此感到欣慰。赵纯均老师希望校友珍惜师生之情、同窗之谊,共同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他祝愿经1987级校友在事业和家庭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论坛第一个环节是两位校友代表的主旨发言。首先,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窦玉明校友做了题为“基金行业现状及未来转型思考”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介绍了中国以及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分布以及竞争格局。他说,目前中国人均持有基金量还很少,因此中国基金业的未来十年发展前景广阔。同时,窦玉明校友也指出了基金行业存在同质化竞争的弊端,他说,基金公司在产品策略上追求大而全,除少数公司外,各个公司的投资能力没有形成明显差异,这导致销售过度依赖银行渠道。针对这种情况,窦玉明校友认为,国内基金业应该在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产品选择、投资风格等方面借鉴国外基金公司的经验,最终让基金业走向差异化竞争,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展望未来,他认为,中国需要在产权制度、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给行业松绑,金融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接下来,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荦校友以“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为题做了主旨发言。金荦校友结合任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期间的工作经历,指出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防范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没有一个机构具有监测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明确职责和相应手段;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业务模式没有被纳入监管的范围当中;监管权力分散、协调机制不畅等缺陷。她介绍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加强审慎监管如提出巴塞尔III、扩大监管范围、进行薪酬管理、加强国际监管标准的遵守、加强会计准则和国际合作等。而中国方面,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证券公司重组、保险业改革等,都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打下了基础。最后,金荦校友从专业角度,并结合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的建议,指出了中国今后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论坛第二个环节是小组讨论。校友代表围绕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与不足、“十二五”期间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曲家浩校友认为,中国加入WTO,引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使中国金融业得以与国际接轨。不过从再保险行业来说,中国的开放程度过高,目前60%以上的国内财产再保险的市场份额由境外公司占领,对国内再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
张元杰校友认为,资产管理行业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从资产投资人的角度,他希望清华大学能够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开辟出适合中国的捐赠基金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发挥作用。
翁涌校友指出,中国金融业在总量上急速膨胀,但在细节和专业化程度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希望金融业今后能够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魏力校友分别从保险、基金和券商三方面提出了对金融改革的期望。她指出,只有在金融监管和产品创新上进行改革,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金融业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陈然校友介绍了她目前从事的农业投资方面的工作,并分析了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以及外资私募股权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她认为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以及案例,这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王勇校友也从银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绩效考核的标准,而不足是利率市场化问题和行政审批色彩过重。
最后,经1987级校友代表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他们耐心地回答了观众提出的中国改革、个人经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会场气氛温馨而热烈。本次活动由清华经管学院本科1987级校友和校友事务办公室共同主办。(供稿:校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