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中国银行总行助理总经理、清华校友江东女士应邀出席清华会计高端论坛,发表了题为“商业银行会计实践”的演讲。会计专业硕士项目主任罗玫教授主持了论坛。
江东女士首先介绍了中国银行会计制度的三个阶段。2002年前的《企业会计制度》, 2003年至2006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及2007年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现在中国银行的会计制度已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在银行业,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核算管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专项内控。当业务部门推出新业务时,首先由业务部门制定业务管理办法,然后由会计部门制定业务处理流程,再由会计部门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和业务流程实质制定会计制度,最后由业务部门将会计制度嵌入业务中从而实现自动化。江东女士提到,中国银行现在的会计系统中,总账与明细账相分离,有利于后台集中批处理,不影响前台业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分离,有利于简化财务会计维度,强化管理会计职能。
随后,江东女士详细讲解了中国银行的财务报告编制流程,中国银行是为数很少的由内部体系编制财务报告而不是外请事务所的银行。江东女士指出,在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需要与董事会稽核委员会、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等决策机构加强沟通。在与审计师事务所合作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财务人才,最好能够独立完成财务报告的编制。在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磨合,此时制度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同业比较、参照监管规定、加强分工复核等质量控制机制、完善文档管理流程等一系列措施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
最后,江东还与在场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对于会计职业生涯的看法。江东认为,会计电算化、自动化的普及,虽然会减少对于初级会计操作人员的需求,但是对于中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不会因此减弱。在银行业,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当同时具备扎实的税务知识,并深刻了解会计所反映的业务流程,才能从财务报告的层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江东女士199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2000年会计硕士毕业,曾在中国银行总行财务管理部负责会计制度建设和财务报告编制,现任中国银行总行管理信息中心助理总经理,拥有十年以上的商业银行会计实践经验。
演讲结束后,罗玫教授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向江东女士颁发了聘书,聘请江东女士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硕士项目的“资深校友导师”。会计专业硕士的梁楚楚和沈超同学被选为江东女士的指导学生。
清华会计高端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定期举办,结合罗玫教授开设的《会计实践专题》课程,每周邀请与会计专业就职相关的商业领域杰出人士举办讲座,并通过双向选择使嘉宾与学生成为职业导师和指导对象。论坛旨在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深刻理解会计相关知识在各商业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并深入了解会计专业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就职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供稿 会计专业硕士项目 编辑 沟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