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学院在杭州举办长三角地区校友日

2011-11-29
阅读:

11月26日下午,“清华经管学院校友日:2011年•长三角地区”活动在杭州举行,这也是继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四次举办区域大型校友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校友总会、清华大学浙江校友会及清华经管学院长三角地区的各界校友及长三角地区关注清华经管学院发展及各教学项目的热心人士共300多人到场参会,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副院长廖理、党委副书记焦捷及院长助理狄瑞鹏等出席了活动。

活动现场

钱颖一院长作院情报告

活动首先为校友们播放了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于今年4月22日回到学院的视频短片。随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作了院情报告。他首先回顾了百年校庆期间朱院长回到学院、经济系建系85周年、《清华管理评论》创刊、学院毕业典礼、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及顾问委员会等重大活动,还向校友一一介绍了各教学项目的发展和重大教学改革。钱院长说,学院的发展长期以来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和共建,非常感谢校友们和各届人士对经管学院一直以来的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携手,以各种方式贡献力量,推动学院继续快速发展。

端木晋校友接受赠书

钱颖一教授随后代表学院向清华大学浙江校友会副会长端木晋和宋海(经1980)、张铭(经硕1985)等9位校友代表赠送了朱镕基院长的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

在随后进入的主题对话环节,率先登场的是最近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的话题“民间金融及中小企业融资”,由廖理教授主持。杭州爱丽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博明(EMBA2005)、力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绍国(EMBA2006)、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竺福江(EMBA2009 )及浙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张淑卿(EMBA2009)饶有兴致地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最近一段时间频频爆出的温州老板“跑路”,甚至自杀的新闻,使大家更加关心国内融资,特别是中小融资以及民间金融的情况,曹绍国表示今年从4月份已经感受金融的紧缩,给民间资本带来的困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2010年因为实体成本上涨,而温州的很多企业都是轻工产品,因此土地、人工成本上升,利润压缩就转向投资,温州的民间资本比较活跃,因此就通过民间资本做投资。今年上半年以来,随着金融的压缩,大家确实感到氛围比较紧张。竺福江认为,跳楼也好、跑路也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也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很多方面不够完善。跑路反映出一个信用问题,做企业肯定有风险,跑路本身就是一种逃避责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确实说明我们法制环境不是特别完善,在发达国家可能没必要跑,可以通过破产保护等很多手段来解决。姚博明说,很多企业遇到的问题,金融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国家应该考虑给中小企业减税。如果我们的各级政府还没有下力气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大问题还会出在春节前,因为企业都有年度结算。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家,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跑路,跑路是实在没有办法,中央政府在这点上还是抓的很及时。作为与在座其他嘉宾身份不同的张淑卿,她从银行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跑路现象的内因和外因。外因是政府采取了紧缩措施,内因是很多企业家有急功近利的情况,一旦投入受到瓶颈的影响,就可能出现问题,办企业应该量力而行。

主题对话一:“民间金融及中小企业融资”

接下来,话题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海盘谷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经1980),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总经济师张铭(经硕1985),杭州中能汽轮机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锡明(热能1985),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泰维(经博2005),及谷歌中国区总裁刘允(清华-中欧-哈佛高级经理人课程)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民经济和产业安全,最近几年,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题引发了各方面的讨论,从国家层面到行业层面,再到企业层面,政府从2009年开始就有一系列战略规划出台来确定中国的七个战略新兴产业。谈及战略新兴产业的意义,蒋泰维说,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把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规划、计划、政策措施。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及时做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部署,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必将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张铭补充道,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现在在国际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也就是说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不好,所以必须改变。另外,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型也是客观规律:人均GDP1000—3000美元,国际上称为中等收入陷井,如果想跨越这个陷井,必须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并且经济是持续快速发展的,其中一个助推力就是找到经济新的增长点。

主题对话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于焦捷教授“不在这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内,或者是离这个产业链比较远的行业是否还有机会”的提问,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宋海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在环保、低碳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具智能化很多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些缺陷,恰恰可能成为未来房地产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与七大产业更好融合的机会。说到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广大传统产业的企业如何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蒋泰维认为浙江的民间资金相对比较丰裕,但苦于不懂技术,而且各行有各深,在这个企业干的很熟,换一个行业就心中无数不敢去投,这一步很难迈出去。因此必须掌握科技人才,更要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李锡明以自身所处的杭州中能为例,阐明产业升级首先要立足于自身,隔行如隔山,不要投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去。刘允认为新兴行业是跨领域的行业,他们基于最新的技术,已经开始面向所有的传统制造行业,使得两者加速融合,转化成的动力和效果是加倍的,因此不要过分纠结大小新旧,只要有核心的技术,能为社会带来效益,就应该大胆发展和创造。

短短的三个小时,通过现场的互动,校友们有共鸣,有碰撞,有期待,校友日活动不仅加强了学院和校友间的联络,深化了该地区校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校友对学院的最新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思路。(供稿 沟通办)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