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师生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座谈会举行

2011-09-23
阅读:

9月22日上午,清华师生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座谈会在经管学院举行。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清华经管学院师生代表和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此次座谈会由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主持并做开场致辞。黄书元社长、谢维和副校长、经管学院的离退休及在职教职工代表,以及本科、硕士、博士及MBA、EMBA项目学生代表相继发言,交流读书感想和体会,气氛隆重而热烈。

座谈会现场

读书座谈会首先播放了两段视频:朱镕基院长于今年4月22日回到清华经管学院与学院师生谈话片段和9月8日举行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随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做开场致辞。钱颖一院长认为,此次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清华师生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座谈会,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朱镕基教授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17年,朱院长对清华经管学院始终关心之至,学院师生对我们的老院长感情深厚。今天来参加座谈会就有一些是朱镕基教授担任院长时的教师、同事和当年的学生。

谢维和副校长讲话

 钱院长随后谈到,在读完《朱镕基讲话实录》后,他特别注意到这套书中有五篇与清华相关,分别是1992年4月1日为清华大学电机系建系60周年撰写的贺文,1994年6月22日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立十周年书写的题词,1995年10月19日祝贺陈岱孙先生九五华诞的贺信,2001年4月21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讲话,以及2001年6月5日在清华做的“辞职演讲”。钱院长说,“我个人体会,朱鎔基院长的这五篇讲话对办好清华经管学院提出了一个整体的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四条:建设世界一流学院,把教师作为根本推动力,为人先于为学,以及追求完美”。

钱颖一院长致辞

钱院长致辞后,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发表讲话。他首先以“火爆”二字来形容近期《朱镕基讲话实录》的销售状况。自该书于9月8日正式发行以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抢购热潮,新书往往刚到货便被抢购一空。很多城市已经断货,出现了脱销的情况。截止当天,出版社已经发出了42万套,并加印到了一百万套,但是还不敢保证能够完全满足供应,目前有14家印刷厂在同时赶印。黄社长随后以出版人的立场,解释了朱院长新书火爆的原因:“第一点,就是朱院长的个人魅力。他为改变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改变世界对中国人和对中国的看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本书说的都是实话、真话。在今天套话、空话甚至是假话盛行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完全讲真话的书,不用说肯定是很受欢迎。第二点,他里面所选取的都是一些重要的事,是我们国家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大事、要事。第三点,我认为这套书有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我们读者可以了解到很多重大决策出台背后的故事。”

黄书元社长致辞

 随后,清华经管学院离退休教师董新保教授、谢文惠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教授,迟巍教授、何平教授、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潘庆中等经管学院教师代表相继在座谈会上发言。大家表示,朱院长一贯说真话、办实事、正直严明、刚正不阿。此次《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的出版,让大家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朱院长的“真性情”、“赤子心”和“大智慧”。同时,该书也体现了朱院长作为一位东方大国总理的风范。

董新保教授发言

董新保教授作为经管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的系主任,参与了清华经管学院的创建工作。他谈了阅读《朱镕基讲话实录》后的三点认识:“第一点,朱镕基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领军人物之一。第二点,朱镕基同志是人民公仆的好榜样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朱镕基同志十分关心教育工作。”他表示,朱院长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达17年,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许多往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作为参加座谈会年龄最大的教师代表,谢文惠教授谈了三点对朱院长的评价:“我认识朱镕基同志以来,他一,是清华培养的最优秀的清华人;第二,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优秀的党员;第三,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真君子也。”谢教授号召大家学习朱院长的人格魅力和如何为人,然后才能更好的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谢文惠教授谈体会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教授随后发言。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表示,从1991年4月到2003年3月之间,中国进行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改革,而其中很多改革都是在朱镕基担任副总理和总理之职时主导完成的。“读了《朱镕基讲话实录》以后,我感觉到这些讲话体现了朱镕基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特别是他作为政治家,为了国家的整体和全局利益,敢于担当的道德勇气。当改革牵扯到很多利益,需要调节很多利益,有关部门的利益受到影响时,继续推动改革不仅仅需要智慧,我觉得更需要的是勇气。”

白重恩副院长发言

迟巍教授表示,《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博大精深,收录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很多重大事件,体现了朱院长作为经济学家的大智慧、远见卓识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爱国爱民、赤子之心。何平教授提到,《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使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更加公开,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解读和了解重大政策背后的故事。

清华经管学院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潘庆中回忆起他在1980年刚入清华大学时,在大礼堂听朱鎔基作经济形势报告的情形,感慨多年来朱院长对学院的支持和对学院发展倾注的心血。他还建议:“人民出版社是否可以考虑出版一本名为‘朱镕基与清华经管学院’的书,因为大家有太多要讲述的故事。”

潘庆中老师发言

随后,与会的学生代表相继发言。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孔睿回忆道,1998年,当他还是一个只有14岁的中学生时,在电视上看到朱总理答记者问,那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务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他心潮澎湃,对他的成长起了深远的影响,也坚定了他考入清华经管学院的信念。清华经管学院大四本科生,现任学生会主席杨奇涵表示:“无论三十年还是五十年后,我们以后在什么岗位,什么位置,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做过总理的门生,不辜负他的期待和嘱托,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MBA学生代表王重昆认为《朱镕基讲话实录》实则为一本“醒世恒言”,大家应该学习朱院长高尚的品格,无论是为官,为商,抑或为人,都要以朱院长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在座谈会最后,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高度赞扬了《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的出版,并对朱院长和人民出版社给中国贡献了这样一本书表示感激。谢校长认为,在阅读《朱镕基讲话实录》的时候,要领会并学习朱总理的“大智慧”和“意志力”。“光有知识做不成大事,只有知识没有意志做不成大事,如果把知识放在意志力的指导下坚持下去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甚至是一些风险,我觉得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情。”谢校长说道,“古代哲人认为智慧加意志能换来内心的自由。我觉得朱总理达到了这种境界。他有非常精湛、高深和深邃的智慧,同时又兼具坚强品德和意志力。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心底装的是国家,装的是人民,装的是中华民族,装的是国家的未来,这种境界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谢校长随后表示,《朱镕基讲话实录》是清华大学非常重要的为学、办学资源。“清华大学集天下之英才,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这些智慧知识,更要培养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一种意志。在某种程度说,对于清华的学生说,这种意志品质可能更加重要。清华的学生必须有耐心、责任感和创新的精神,更需要人格的锤炼。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畅谈这本书,使我们经管学院的发展,我们清华的发展,能为我们国家和这个时代的永恒做一点贡献。”

《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9月8日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全国发行。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各地引起巨大反响。读者好评如潮,新书供不应求。在9月8日举行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代表朱镕基院长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赠送了500套《朱镕基讲话实录》。

《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院长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约123万字。收入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编入《讲话实录》的文稿,是根据朱院长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讲话的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编辑而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学术性和史料价值。(供稿 沟通办)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