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秋季EMBA开学典礼致辞
亲爱的2011级清华EMBA秋季班同学们、第七期清华-花旗EMBA媒体班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秋季EMBA开学典礼。2011级清华EMBA秋季班共有224名新同学,第七期清华-花旗EMBA媒体奖学金培训课程共有160名新同学。我在此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热烈欢迎你们加入清华EMBA大家庭。
从2002年开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批获准开办EMBA学位教育。你们是清华EMBA第一个十年中的最后一届学生。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一共录取了55个班、3000多名EMBA学生。今年EMBA秋季班的报名人数创历史最高。清华EMBA项目已经成为国内声望最好、影响力最大的EMBA项目。从2006年开始,我们举办了清华-花旗EMBA媒体奖学金培训课程,至今共七期9个班,录取学生600多人。五年来,这个项目在媒体界获得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清华EMBA将使你们获得终生难忘的人生体验和收获。除了课堂学习之外,EMBA还有丰富的班级活动。每年20余次的大型“清华EMBA管理论坛”走遍大江南北;每年4次的“清华EMBA移动校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一年一度的“清华EMBA迎新晚会”更是立意高远、年年有创新。清华EMBA拥有强大的校友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以及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组织了27个地方清华EMBA同学会。多年来,这些EMBA同学会使清华EMBA学子融为一体,汇成一家。加入清华EMBA,就是加入了一个广泛而活跃的校友群体。
今年恰逢清华百年校庆。你们是清华新百年开始后的第一届EMBA学生。我们学院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认真总结和反思学院的办学经历,改革和创新学院的教育模式,力图把学院的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我们修订了学院使命。在保持原有使命精神的基础上,我们把它精炼为四句话、十六个字,便于记忆和传诵。新的学院使命的陈述是:“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既简明、又给力。我相信,我们的所有同学都会把它准确地铭记在心中。
又比如,我们为每一类教学项目明确了培养理念和定位。作为一所大学商学院,我们学院举办包括本科、硕士、博士、MBA、EMBA在内的多类学位项目以及高级管理培训非学位项目。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的本科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这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理念。在硕士项目方面,从今年起这些项目向应用型转型,着重建设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突出“经世济民,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我们的博士项目遵循“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理想,致力于培养出学术大师。我们的MBA项目的定位确定为“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领导者”,并具有“根植中国,面向世界”的特色。我们的高级管理培训项目以一句“百战归来再读书”吸引了众多优秀管理者,他们来到清华经管学院再学习、再起航。
我们的EMBA项目的使命和定位是什么呢?EMBA是英文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或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or Executive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我一直就认为这个翻译是不准确的,把Executive翻译低了:Executive的意思是“高层”,不是“高级”,“高级”一词的英文是Senior。我曾经多次要求改正,但是目前已经被固化在官方文件中。不过,在我的心中,你们都是高层管理者。
高层,就要有高层的位势。我们明确地把清华EMBA项目定位于“培养产业领袖,塑造企业未来”。EMBA同学们已经是身经百战的企业管理者,领导者,创业者了。所以,我们不是培养“未来领导者”,这与MBA项目的定位是不同的。不仅如此,我们对EMBA同学们的期望更高:我们期盼你们不仅是企业领袖,更应成为产业领袖;同时,我们关注的,也不仅是企业的今天,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未来。这两者,成为产业领袖,心想企业未来,是你们来清华学习EMBA的目标。帮助你们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的EMBA教育的使命。下面我谈一些对此定位的解读。
首先,“培养产业领袖”,它的含义是不仅要搞好一个企业,而且要引导一个产业。搞好一个企业本身已经是很难了,但是引导一个产业更不容易。提到苹果公司,大家都熟知乔布斯,但我想先讲述曾经担任苹果公司CEO十年之久的斯卡利(John Scully)的故事。斯卡利在到苹果之前是百事可乐的总裁,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乔布斯用一句话“你是想在余生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打动了他,成功地把他从百事可乐挖到苹果担任CEO。应该说,他到苹果之后仍然是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把苹果从一个8亿美元销售额的公司发展到80亿美元销售额的公司。但是,虽然斯卡利是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却看不清楚产业发展的趋势,最终使苹果公司陷入困境,几近被出售。只是在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后,重新调整公司战略,开发出一系列革命性的新产品,才使得苹果在这之后一举超过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今年,它还超过了埃克森美浮石油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昨天市值超过3800亿美元)。
乔布斯过人的一点是他对产业的远见,使他成为产业领袖。这里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在70年代末,有一人到三家个人电脑制造公司找工作,分别问及个人电脑的未来,三家公司是如此回答的:拥有Radio Shack的Tandy公司的高管说:这是下一个民用波段收音机,一定会成为圣诞节礼物单上的大家伙。Commondore公司的高管则说:它会让我们的股票从每股1美元上涨到每股超过2美元。而乔布斯说:它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对孩子的教育和自娱自乐的方式,它会改变世界。后来这个人选择了苹果。三十年后,乔布斯说的变成了现实,他不仅改变了一个产业,而且改变了多个产业:除个人电脑外、还有手机、音乐、零售等。2009年,乔布斯被《财富》杂志评为“十年最佳CEO”(CEO of the Decade)。十年最佳CEO与年度最佳CEO的差别,在于他是产业领袖,不仅是企业领袖。他能成为产业领袖,正是在于他对产业的“远见”。
第二,“塑造企业未来”,它的含义是不仅要把企业的今天搞好,还要考虑到企业的未来。企业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十分清楚。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知道,过去的企业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如果只靠一种技术,一种产品,它的未来很危险。企业未来的命运取决于是否会善于运用当前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地、及时地改变自己。
今年6月16日是IBM创立100周年纪念,它成了百年老店。有一篇纪念文章说,诺基亚、微软可能没有未来,但是苹果、IBM有未来。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善于改变。一百年来,IBM多次转型,与时俱进。IBM的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即“国际商业机器”。显然,IBM已经不生产当年让它成名的那些机器了,包括IBM 360,IBM PC。它的产品不断变化,企业不断转型。然而,它的经营理念却没有变。IBM的创始人沃森(Thomas Watson)当年为公司提出的理念就是一个词“Think”(思考)。IBM在近年又提出“智慧地球”的愿景,也是“思考”的自然延伸。IBM的未来,不是取决于它的一个不变的产品,而是基于这样一个不变的理念。有趣的是,苹果公司曾经推出过一个著名广告,主题是“Think Different”(不同的思考)。这两家相互竞争、但同样伟大的公司之间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思考”的崇尚。
所以,苹果和IBM的故事给我的启发是:“远见引导产业,思考成就未来”。我相信它也会给你们同样的启发:“远见引导产业,思考成就未来”。我希望你们通过在清华的学习,成为“有远见的思考者”。我期待你们之中涌现出产业领袖,你们的企业中成长出未来的苹果和IBM。你们的成功就是清华EMBA的成功。
今年4月22日清华百年校庆之际,我们学院的首任院长朱鎔基回到经管学院,受到了千余师生的热烈欢迎。那天,朱院长向学院赠送一套《朱鎔基讲话实录》的初稿,并承诺在书正式出版后要赠送给学院学生。9月8日,这套四卷本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正式出版,人民出版社以朱院长的名义向经管学院学生赠书500套,我代表学院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增书。过一会儿,我将把朱院长赠送给学院的《讲话实录》赠送给同学们。
这套书内容丰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认真思考。我读后的最深切的感触,就是这其中的每一篇讲话和文章都是“真话”和“实话”。我相信你们也会有同感。4月22日朱院长在这个报告厅内与数百名学院师生和校友亲切交谈时,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要“讲真话”、“讲实话”。我们从在接下来播放的视频短片中会看到、听到。讲真话、讲实话,就是不讲假话、不讲空话,这应该成为我们学院师生和校友的座右铭。
朱院长说,他把他当国务院领导12年的经验送给我们。我说,他把他一生讲真话、讲实话的精神送给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