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钱院长致辞学院2011级硕士生全文

2011-09-05
阅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硕士项目开学典礼致辞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

2011826

 

 

亲爱的清华经管学院2011级硕士生新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1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有诸多个第一:这是我们学院第一次单独举办硕士项目开学典礼,是学院第一次的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开学典礼,也是第一次的管理硕士项目(MiM)的开学典礼,同时,你们又是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研究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各位同学选择清华经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欢迎。

今年入学的清华经管学院硕士生共260人,包括港澳台留学生26人。这其中经济学17人,管理科学与工程14人,其余都是应用型硕士,包括金融专业硕士139人,会计专业硕士23人,以及我们学院在国内首创的管理硕士(MiM)67人。我们今年招生的种类和规模都表明了清华经管学院硕士项目的变化,也体现了学院硕士教育改革的方向。

我们学院的硕士项目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一直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在三十多年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刚起步时,博士教育很薄弱,所以大学主要依靠硕士教育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我们的改革既参考了国外的经验,又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事实上,在美国的商学院,MBA之外的硕士教育很少。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国情对MBA和EMBA之外的经济类和管理类硕士教育的需求很大。所以,我们要积极举办本科后直读的硕士项目。但是硕士教育必须转型,转向以应用型硕士教育为主。并且,根据清华大学和清华经管学院的定位,我们的硕士培养目标应该是各行各业的英才和栋梁。

具体地讲,我们学院的硕士项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研究型硕士,继续学术导向。这一类硕士有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它们都是基础性学科领域。研究型硕士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内或国外继续深造,或去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

第二类是金融和会计两个方向的专业应用型硕士,它们都有各自的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和清晰的就业领域。今年是我们举办金融专业硕士的第一年,举办会计专业硕士的第三年。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金融领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金融业也成为全球金融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院的金融硕士项目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服务于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咨询机构、企业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清华经管学院的会计硕士项目以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而著称。我们旨在培养通晓世界会计准则和会计发展趋势,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面向会计相关从业领域、为各类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咨询机构、著名企业、资本市场、及政府和监管机构输送国际一流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第三类是管理硕士,这是一个综合应用型硕士,是我们学院首创的一个全新项目。它的学科覆盖了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两个二级学科。它录取本科直接读研的学生,目的是培养在学生取得工作经验之前的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和政府培养有潜力的未来管理者和领导者。清华经管学院推出的管理硕士项目涵盖面广,它不区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各种“非赢利组织管理”,旨在培养学生能胜任未来任何类型组织的工作。由于这个项目的规模小,因此精英程度更高。我们预期管理硕士毕业生的职业前途不仅广阔,而且职业路径有很强的提升潜力,毕业生可以去大型企业,成为管理精英;可以去政府部门,成为后备干部;也可以去国际组织,成为国际雇员。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学院对以上的五个硕士项目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对于应用型硕士项目,我们注重实务,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应用型硕士的学位论文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并增加实习或实践环节。同时,我们的培养方案也突出学院的国际化办学优势,这在所有五个硕士项目中都有体现。我们积极探讨与海外一流大学合作办学的多种形式,包括一部分学生到国外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一部分学生获得除清华的硕士学位之外的国外硕士学位。

我在此也想提醒同学们,正因为我们是第一年举办这些项目,同时在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在你们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我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努力,不断改进。

不过,今天我想特别要说的是,培养方案是一回事,要真正办成优秀的项目,则要有高的定位,以及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经过认真思考,确定了清华经管学院硕士项目的教育理念是“经世济民,追求卓越”。今天,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我把它郑重地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在清华学习期间,以及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践行这八个字。

“经世济民”,正是“经济”这一词的渊源。不伦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作为应用型的教育,都要学以致用。经世,就是经营、管理世间的组织和事务,管理企业,管理投资,治理国家,都在其中。经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济民”,最终是要使人民富裕,让百姓幸福。这是我们这个学科,我们的同学将要从事的行业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所以,把经世济民作为我们学习经济和管理的同学们的要求,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另一方面,我们既然清华学子,就要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要“追求卓越”。我一直以为,“追求卓越”是清华传统精神中的重要一部分。今年我们纪念清华百年校庆,尤其要纪念并发扬这种精神。就在清华建校的第三年,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演讲中如此结尾:“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后来,在清华筹办大学部的1923年,清华第一任教务长张彭春提出了创办清华大学的总纲领,就是希望清华能够成为“一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学校”。因此,从清华建校开始,“追求卓越”就是对清华学子之期望。

过去的一百年间,清华学子的确没有辜负前辈们的期望,成为“追求卓越”的一代天骄。我想我们在座的同学们的心中都有很多崇拜的偶像,他们中有学术大师,有治国栋梁,更有无数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领袖之才”。但是我想说的是,那都是过去,是过去一百年清华的辉煌。你们是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学生,清华在新百年能否再创辉煌,要靠你们来回答。

“经世济民,追求卓越”这八个字,在你们入学时请记住,在你们求学时就开启,在你们将来的事业中去实践。这样的话,你们就将无愧于清华和清华经管学院。

谢谢大家。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