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其专栏文章“正义走向全球”(此文是纽约时报“电邮转载次数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文章)中讲述了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课程在当今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
在文中,他着重提到,桑德尔教授于5月18日来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本学期第12次课的课堂,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受桑德尔在哈佛‘正义’课程的启发,这个学期,清华经管学院开设了‘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的本科课程,”弗里德曼写到,“桑德尔在经管学院的授课已在中国的电视台晚间新闻中报道。”
文中还提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指出,清华经管学院决定开设一门类似桑德尔教授“正义”课程,“是我们学院正在进行的本科教育改革实验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个新时期的开端。”
“桑德尔的‘正义’课程对于中国来说既新颖也切题,”弗里德曼继续引用钱颖一院长的观点,“之所以新颖是由于他的教学风格与众不同,之所以切题是因为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主要是工具主义的和唯物质主义的,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当今中国对于经济发展的极为关注。”
弗里德曼认为,桑德尔在亚洲的知名度和其受欢迎的程度主要反映了当今三个大的趋势的融合。首先,随着线上教育的高速发展,如今任何地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参与世界上最优秀教授的课堂并和他们进行交流。其次,在亚洲,人们普遍希望能通过更加新颖的,以讨论为主的授课方式,来培养更加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最后,亚洲的青年人并不满足其学习的知识仅局限于简单乏味的经济、商业或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层面,他们希望教育中能够增加他们越来越感兴趣的道德推理和辩论的比重。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主要研究的领域是政治哲学,并以共同体主义观点著称。他最广为人知的,是在哈佛大学讲授二十多年的“正义”课程。这门课面向本科生,是哈佛大学学生选修最多的课程之一,总共已经有一万五千多名学生选修。课上,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从道德与伦理困境的故事和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甚至争论。这门课也是哈佛大学首门线上开放课,上线后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供稿沟通办)
原文链接:http://www.nytimes.com/2011/06/15/opinion/15friedman.html?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