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经管学院系列活动报道之三:清华经管学院硕士1991/MBA 1991师生团聚暨相识20周年茶话会

2011-04-27
阅读:

4月23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清华经管学院硕士1991级和MBA1991级校友回到母校,与当年的老师、现在在校的研究生同学齐聚一堂,“相识20周年茶话会”活动在伟伦楼335举行,共贺母校华诞和入校20周年。董新保、潘家轺、侯炳辉、杨炘、赵纯均、华如兴、仝允桓等老师参加了茶话会。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教授、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廖理教授作为值年校友出席了此次活动。师生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话20年之发展。

经硕1991MBA1991班级合影

活动开始后,赵纯均老师首先发言,向各位校友返回母校表示热烈地欢迎,他回顾了经管学院开办MBA教育的历程,用“应运而生”、“风雨十年”、“二十风华”、“三十而立”概括了学院的发展,并表示经管学院日后的发展需要各位校友的大力支持。

潘家轺老师感慨,今天在座的校友有的是毕业后第一次见到,非常高兴。当年带领大家做课题,边学边干,互教互学,同学们非常努力,非常钻研,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地结合。

华如兴老师向校友们介绍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感慨在生病过程中清华以及清华校友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鼓励校友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坚持讲实话做实事,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董新保老师作为经济系复系后的第一任系主任,上午参加经济系建系85周年纪念活动,午饭没来得及吃完就赶到这里与校友们见面,让大家颇为感动。董老师谈到退休后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坚持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自己家中唯一摆放的奖状就是由清华园街道表彰的“文明健康老人”;二是关心国家大事,“位卑未敢忘忧国”,每天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国家大事。他感谢校友们返校参加百年校庆,感谢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清华争光,希望常回学院看看。

经硕1991MBA1991班级重聚

侯炳辉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校庆前出版的《信息化历程上的脚印》文集和《秋径偶拾》诗集,表达了对清华深深的爱意,以及对所在专业的孜孜以求。

仝允桓老师说到,一位老校友总结清华有三宝:校训、校园、校友,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的成就是这个学校真正的成绩。经管学院的MBA从1991年的10几个人,到目前每年几百人,人员规模、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办学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最为宝贵和难忘的是当年老师与学生融洽的关系,希望校友们持续关注MBA项目的发展。

邓卫校友是经硕1991班当年的班长,他代表全体同学向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向同学们致以衷心的祝福。他介绍说,清华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校友,近些年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他从四个方面阐释了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分别为:“为国家民族作出重要贡献”、“拥有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有一批先进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可比的量化指标上在世界占到领先位置”,清华目前的步伐是扎实的,有成效的,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便是争取早日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经管学院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自己作为经管学院的一名毕业生深感骄傲。最后,他以“人生虽然短暂,但事业永远常青,让我们每个人为学校增添光彩”与同学们共勉。

在校友们自由交流阶段,大家各抒己见,既阐述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忧虑,表达了身为一个清华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也通过回首往事,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清华情”。会后,校友们与老师合影留念,并就感兴趣的话题继续深入交流,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由宋国良(经硕199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晋川(MBA1991,高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两位校友负责筹备,从2011年2月至今的细致工作,使近40余位同学与老师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百年校庆。(供稿校友办 编辑沟通办)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