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本科增设三门人文类新课程

2011-03-10
阅读:

自2009年秋季开始实施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在本学期又为本科生新开出了三门人文类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彭林教授讲授的“中国文明”,经管学院杨斌教授讲授的“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以及美术学院张夫也等教授讲授的“中外艺术史”。

“中国文明”课程旨在通过详尽讲解儒家文化的十三个关键字(学、孝、仁、义、礼、乐、诚、谦、心、忠、和、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课程要求学生阅读经典书目中的原文,以期原汁原味地学习中国文明中的精髓。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围绕一系列经典伦理情境与命题进行开放式对话,挑战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命等领域中的所包含的重要道德判断的熟视无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冷静反省、拥抱差异、探询倾听、理性对话的习惯,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

由张夫也教授负责的“中外艺术史”课程是由美术学院多位教授联合授课,涉及古今中外的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门类。讲授的内容包括佛教艺术、书法在中国文化与艺术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意匠、基督教与西方艺术、文艺复兴与西方艺术、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背景、后现代艺术的思想与内容、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等。

这学期开出的这三门课程“中国文明”、“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中外艺术史”,连同上学期开出的“西方文明”课程,使得经管学院在本学年一共开出了四门人文类新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学院“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编辑:沟通办)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