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4次年会在清华经管召开

2010-10-28
阅读: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第二十四次年会在清华经管学院召开

10月23日至24日,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十四次年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于1986年创立的,该研讨会聚集了我国理论经济学的资深教授及学术新秀,每届年会都围绕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及实践问题进行研讨,代表了中国高校理论经济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因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钱颖一院长很重视这个学术平台,经过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争取和努力,年会领导小组最终决定将本届年会放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这对推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理论经济学上与全国高校的融合与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左至右依次为: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

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吴宣恭,南京大学副校长洪银兴,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

本次会议具体由经管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副司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钱颖一院长、白重恩副院长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一百五十多位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学的学者和院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主持,研讨会领导小组组长洪银兴教授致开幕词,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教授对研讨会的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达了清华大学承办本次年会的热忱和重视。院长钱颖一教授就学院的学科建设及综合发展规划做了专题发言,使与会者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取得的成就与未来发展有了清晰而深入的认识,白重恩副院长做了题为《居民收入和分配格局》的学术报告。

在会议期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院长主持了两个座谈会。一个是全国经济学院院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41位全国经济学院的院长及副院长,重点研讨了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与科研方向等问题。另一个是有北大、人大、南京大学、复旦、上海交大、上海财大等十二个经济学院院长和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座谈会,重点是研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理论经济学的发展问题,在会上钱颖一院长讲述了清华经管学院理论经济学的现状及发展设想,与会者对清华经管学院在理论经济学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作了充分的肯定,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座谈会融洽而热烈,深入而坦诚。

钱颖一院长代表学院接受洪银兴教授授牌

汇聚学界力量,服务改革开放大局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年会已经成功举办过23次,该研讨会由于由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掌舵,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水平高、学风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经济学研究队伍,年会的人气一直很旺,每次年会都既有资深学者的参加,也有学术新秀的参加,代表了高校理论经济学的最高水平,反映了全国高校的最新研究动向。研讨会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依靠这个年会平台继续汇聚学界力量体现其高水平,培育青年学者,反馈学术动态与最新科研成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服务中国改革开放大局。此次研讨会召开之际正值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之时,在清华大学召开更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次年会的征稿通知于今年4月初发出以后,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响应,踊跃提交论文。截止7月底,共收到论文159篇,经专家评审,40多所高校的98篇论文入选。

会议合影

紧密结合当前热点,为中国经济献计献策

23日上午开幕式后,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主持,举行了第一次大会学术发言,共有六位著名学者作了主题发言。23日下午开始分组讨论,与会代表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创新型经济、扩大内需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做了专题讨论。24日全天为大会发言,大会发言自如至终都表现为热烈而深入,有交锋,有争议,尤其在自由发言时期,代表们更为踊跃。即就是在会议短暂休息时间,代表们都进行着热烈的争论,热烈而融洽。

本次研讨会对讨论到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尤其是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更为突出。例如在引入人力资本作为我国初次分配关系调整的新视角的问题中,小组成员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掀起了讨论的热潮。有的代表从当前调整初次分配关系的政策困境角度提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共决机制、降低税收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解决方案;有的代表则论证了集体谈判制度的缺失是我国劳动者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有的代表基于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初步分析,得出收入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具有强化收入不平等的效应,财产性收入具有潜在地强化收入不平等的效应,经营性收入抑制收入不平等的效应等等。在涉及到前沿经济学理论中最热门的低碳领域时,有的教授提出了建立资源环境价格是循环经济长效发展的关键的思路,并就基于总量控制与配额交易或者环境税的资源环境价格在循环经济各环节的实现展开了讨论。

承上启下,恰逢其时

本次年会与往届年会相比,在多方面体现出其较为鲜明的特色。第一,本次年会是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意义重大。第二,本次研讨会以我国谋划“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为背景,研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主题鲜明。第三,本次会议规模大,参与面广,影响力比以往更有增强。第四,会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流充分,气氛热烈。正如会议主办方预期的一样,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一线学术专家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这一平台充分交流,擦出学术的火花,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编辑:沟通办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