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新书推介——《水晶球》

2009-09-15
阅读:

大多数金融业内人士都知道美国的金融实务界有一个吉姆·罗杰斯。这位现今已近古稀之年的成功人士,5岁就开始在棒球场收集空可乐瓶换钱;6岁时,开始在棒球场摆摊,卖花生和饮料;这个出生于美国乡村贫困之家的孩子,凭借自己的个人努力,先后就读于耶鲁和牛津两大世界名校;1968年,在服完兵役后,26岁的他,带着仅有的600美元,去华尔街闯荡;10年后,37岁时,他已经成为拥有千万美元流动资金的富裕人士。

在赢得巨额财富的同时,在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吉姆·罗杰斯也颇有建树。他准确地预测到了1987年的大股灾;超前警示了格林斯潘长期实行低利率将会造成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和信贷消费泡沫;他也是较早就察觉到次贷危机的业内人士。媒体说他掌控着能预知未来、可卜算命运的神奇的水晶球。杨青的新作《水晶球》一书,为人们揭示了吉姆·罗杰斯颇具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

有些女子,小巧玲珑、貌似柔弱,但是,若假以时日、定睛细看,明眼人就会惊讶地发现,这小女子远胜无数须眉。杨青可以列入其中。她出生于70年代,自2003年担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至今已有6年,是个极具闯劲、干劲的秀气女子,敢在冰天雪地的芬兰冬泳。她游历广泛,已涉足19个国家和地区。也许正是看中了她的这些素质,吉姆·罗杰斯才同意将自己的传记交给这个尚未成名的、非本土语言的作者来写。

吉姆·罗杰斯对作者倾注了非同一般的信任与坦诚。他将自己40多年来的25箱珍贵手稿、资料、照片、私人信件和录像等重要的历史文件从美国空运到北京,并以一种难能可贵的审视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对作者的写作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而且,他还答应作者:如实回答她的每一个问题。对于这部传记,作者花费了八年的心血。

本书以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快乐地为自己的自由、幸福而积极奋斗的美国人的形象。

从童年时起,罗杰斯就执着地痴迷于积累财富并追求在此基础上才能享受的广泛自由。

5岁时,吉姆寄养在外公外婆家。一天,外公带着小吉姆去看了一场棒球赛。与同龄孩子不同的是,相对于观看比赛与练习球艺,吉姆更关注棒球场上的赚钱机会。有一天,吉姆找到棒球场的零售特许经营者奈斯比特夫人,央求她让自己为她工作——和那些比他大好几岁的孩子一起捡棒球场上废弃的可乐瓶。奈斯比特夫人惊讶之余,极力婉言谢绝吉姆的请求,但在吉姆坚定、执着的请求下,她还是雇用了这个小员工。勤奋的工作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有一天下午,吉姆竟然捡到了552个空可乐瓶,换得1.15美元。

6岁时,吉姆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他发现家附近的棒球场还没有人卖花生和可乐,在父亲的鼓励下,年幼的吉姆争取到了在少年棒球联赛赛场上卖花生米和饮料的特许经营权。父亲借给吉姆100美元,作为他经营自己零食摊的启动资金。吉姆用这笔钱买了一部小推车和一个二手的花生烘烤机,笑眯眯地、老练地推销起自己的商品来。

其实,吉姆的商业头脑与家族传承相关。他外婆从小就教育吉姆一定要努力工作挣钱,才能过好日子。他记得外婆总是反复叮嘱他和弟弟们:千万不要跟人说你有多少钱!更不要跟人说自己花了多少钱!如果哪天我听说了你们在外面说自己有多少钱,我和你外公会立刻进坟墓的!对于这样“恐吓”式的嘱咐,吉姆和弟弟们信以为真,一直谨遵外婆的家训。1980年6月初,清空“量子基金”股份后,吉姆不声不响地将他的巨额财富存入了银行。

在奠定了此生的坚实经济基础后,吉姆·罗杰斯开始享受休闲人生。他依然详细地记录自己每天的每一笔消费,几乎保存了所有的信用卡账单,坐飞机的经济舱,买折扣票。但是,他会选最好的酒店和最具特色的餐厅。在不受相关法律约束的日月,每到一处演讲,他都会向一位自己中意的、单身的年轻女士发出邀请,邀请对方和自己一起飞赴下一个演讲的城市,共度惬意时光。

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吉姆·罗杰斯最大限度地享受着美好的生活。除挣钱、交友外,吉姆·罗杰斯的另一大爱好就是跨国自助旅行,他曾在信中写道:“尽可能的旅行并观看这个世界,会让你们的视野扩大好几倍。假如你真想认识你自己和你的国家,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藉由与别的国家和住在那里的人做比较,你将会学到如何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你的国家和你自己”。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中,他偏爱中国大陆,三次穿越神州大地,体察中国本土的世风民情。根据他掌握的数据,有5700万华人在全球的60多个国家落户,其中85%在东南亚,加州居住的华人就逾百万人,而且,华人在外国定居的数量还在增长。华人聪明、勤奋又节俭,积累了巨额财富,印尼和菲律宾的华人掌控了全社会七成的财富;泰国的八成公司是华人所开;加上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吉姆·罗杰斯认为全球所有华人的财富累积起来,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凭借他多年的观察与研究,他坚信中国经济在未来会有长足的发展。

得益于在耶鲁、牛津两大名校苦学的积累,加上又在市场中搏杀多年,吉姆·罗吉斯对宏观经济的把握独树一帜。也许是在牛津大学深入研究过哲学的缘故,他极为推崇哲学与历史知识在正确判断方面的作用,他曾对同行建议道:“你最好能多读读历史和哲学,它们会帮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判断,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当我提到这个观点时,人人都看着我,以为我是个疯子!我认为哲学教我思考的方法;历史告诉我世界总在变化,所有的事并不总是像今天这样一成不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一书中写道:

“在好社会里,所有的公民必须享有个人自由、基本的生活水准、种族和民族平等以及过有价值生活的机会。必须看到,对个人自由最彻底的剥夺莫过于一贫如洗。对个人自由最大的损害莫过于囊中羞涩。

没有什么比可以得到金钱报酬更能激发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一则钱能购物,二则聚财本身往往也是一种享受。”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加尔布雷思的这番话,想必已经能够被部分有识之士认同了。但是,人人都积极地追求财富、自由的风尚的形成,社会整体的富裕与和睦的实现,还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不懈努力。在开阔视野,拓展事业方面,本书中有详细而丰富的阐述,值得对金融实务与宏观经济感兴趣的读者泛读;对于有兴趣了解美国本土人文风貌的读者,本书相关知识丰富而且饶有趣味。

附本书的目录:

第1章 逃离纽约

第2章 一代棉商的罗氏高祖

第3章5字当道

第4章 耶鲁大学的“土包子”

第5章 误闯华尔街

第6章 亚当斯密

第7章 拒绝索罗斯

第8章 量子基金

第9章 大崩盘

第10章 固执的吉尼斯

第11章 对批判格林斯潘的批判

第12章 燃情商品

第13章 中国盛世

第14章 金融危机

徐璐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