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每月一读——《思想者》

2008-11-25
阅读:

《思想者》—查尔斯·汉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次发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使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感觉有点冷。一直在高速路上奔跑的中国经济也有了放缓的迹象,珠三角等地方不断传来企业破产、停工的消息也不断地刺激着大家的神经,加上中国股市和楼市的坏消息以及关于一些企业裁员的传闻,等等这些信息都折磨着我们的神经和我们心情。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些也可能是好消息。它能让我们慢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去掉一些浮躁,放缓追求财富的脚步,去追求一些更有价值的人生。

当然也可反思这些年以美国标准所进行的一切改革。因此,本期导读我们向校友们推荐查尔斯·汉迪著的《思想者》一书。查尔斯·汉迪著作等身,除了湛庐策划系列中的《觉醒的年代》,《饥饿的灵魂》,《个人与组织的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未来》,《经理人制造》,《组织的概念》等等之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之神》。在二战之后几乎都是美国出身的管理学大师占据的管理学理论中,他是一个唯一的非美国主义者,你可以认为他是英国人,但是他认为自己是爱尔兰人。《思想者》是他自传体的回忆录,回顾了一生中自己的成长和经验,当然还包括他对人生、对组织、对教育、对资本主义等许多事物的思考。全书一共有18章,我们把每个章节中的一些精彩见解摘录出来和大家一共分享。

在第一章“你确定吗”大师用类似一种调侃的语气讲自己是谁,讲不同版本的查尔斯·汉迪,并讲解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要同时扮演的各种角色,以及角色冲突。并告戒大家“不要为朋友工作,甚至不和朋友共事。友情非常珍贵,经受不起一点风险,工作和友谊要分得清清楚楚,别让它们重叠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对彼此的感觉才不会变的混乱”(估计大师在中国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慨了)。

在这章中,他谈到了“个性”,并提出“人生,就是对自己性格的探索。要是一个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擅长做什么,那是何等的悲哀啊。人生之旅就像是攀登一个个性的阶梯,在此过程中逐渐证明自己、发现自己”。这个阶梯包括生存、独立和奉献。“奉献不必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很多人来说,最好的遗产是他们遗产就是他们养育的孩子。对另一些来说,则是他们从事的工作,他们开创的事业。还有一些人,则是他们拯救的生命、他们教导的孩子、他们治好的病人,甚至是他们修建的花园。说到底,后世能记得谁,关键不在于那人挣了多少钱,而是在于他怎么花的钱。这个认识能叫人头脑清醒”他如此平易地告诉我们生命的真实意义。

第二章,“爱尔兰童年”,本章的记述几乎是心理学家们做的关于“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联想测试在现实世界的范本。因为,人们发现在对“我们”进行联想的时候,出现的几乎都是褒义词,例如正义、强大、团结、友爱、有教养之类。而对“他们”进行联想是出现的几乎都是贬义词,他们往往是奇怪的、邪恶、粗俗的。而任何一方,都为自己的行为的正义性编织了一套意识形态。可以区分我们和他们的包括民族、历史、地域、宗教、国家等等。作者的前20年生活在爱尔兰共和国,但是其族裔却是英格兰人,作者称其为“盎格鲁-爱尔兰”人,这些人信奉新教,而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因此,作者的身份认同发生错位,他自认为是爱尔兰人,但是真正的爱尔兰人不认同和接受他。作者后来求学和生活在英格兰,但是作者自身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英格兰人,他是双重国籍。作者论述到“在新的土地上,你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根,你希望以此记住自己的身份。我心里牵挂着爱尔兰,但我的身体和情感都属于英国,更确切地说是属于欧洲。这并不太容易,但拥有双重甚至三种国籍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而且,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色人等不可避免地会在一起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出生地之外的国家生活和工作”看到这种论述,你还会对巩俐等艺人们或者其他什么名人放弃中国国籍而拥有外国国籍有什么激烈的反感吗?也许现在或者将来就在你所在的中国公司有大量的没有中国国籍的员工,难道你就不能信任他们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古训该是修改的时候了。

第三章,“希腊智慧”,作者大学是学习拉丁文、希腊语和哲学的,一篇什么是真理的哲学作业,引发了作者的联想。并引出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希腊先贤们的思想。作者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绝对客观的真理。它完全取决于背景环境、观察角度和初始假设。”“对甲来说不言自明的真理,对乙可能是彻头彻尾的谎话”。“没什么理所当然的真理,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把人变成习惯性怀疑论者了;或者,更积极地说,一个好思考的人。”学习过的许多知识细节作者都忘记了,但是他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们是否也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目前当作理所当然的“真理”、我们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

第四章,“婆罗洲之课”。这个章节记述了作者早期在壳牌公司工作的经历。并对此进行了总结。“在婆罗洲运作任何事情的关键都是找到合适的人,第一印象有时靠不住”,为了佐证这个观点,他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在伦敦商学院时候的一个同事,辞职去开餐馆,六个月后再次见面,我问:能把你所掌握的团队合作知识真正派上用场,感觉不错吧?他的同事说: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人,你就根本用不上那套东西,而如果你没找到合适的人,那也根本没法用”。

同时作者还认为“壳牌教会我,学富五车一点也没用。除非理论和实践能结合起来,否则,用再多知识也是白费劲”。作者又指出,“光有经验,不经过反思,同样帮不上什么忙”

合适的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经验、反思,以上这三条应该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了。写到这里我回想起一条毛主席语录“在党的路线、方针确定以后,关键是选干部”,以及柳传志的“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管理真谛。以上这些经验是否能成为真理呢?

第五章,“金种子”。弗洛伊德把人们对你的早年影响叫做“金种子”。作者把伦敦商学院的校长JIM BALL称之为他自己的金种子之一,因为“在我还没有合适的证书、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之前,他就轻率地任命我为全制教授”。作者论述到,“通常,金种子不过是个偶然机遇,比如在生死关头借到了一笔钱,重要的介绍或引荐,或是未经证明,就肩负起责任的机会”,“以行动或语言种下金种子,是你能为其他人所做的最令人愉快,甚至也是最重要的事”。你如果希望这个世界更加温馨和和谐,那么找机会感谢给自己金种子的人,也不要吝惜地播下你的金种子。

第六章,“商学院”。作者回顾了早期在美国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学习,以及回国后在英国开展管理教育的过程。作者回忆到“从前英国有3种职业不需要资格证书,也不需要接受专门培训:政治家、家长和经理人。不幸的是,这同样也是3种最重要的职业。人们对管理的误解尤其大,总以为只要有压力,人人都能做得到”,“当时的人们觉得,回学校学管理这种做法简直不可思议。工商界原本希望按美国的方式,在大学里建立商学院,可牛津和剑桥都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英国情景。1966年5月作者进入斯隆商学院学习,作者对于这段学习描述到“我逐渐意识到,管理一家企业或是任何组织,都更类似实践的艺术,而不是科学。是的,和所有艺术一样,的确存在一些有用的原则,但哪些方法最好是完全无法提前决定的。每次的情况都不一样。参与者、行动目的、可用资源、限制条件,全部不同。”“它意味着独创性、想象力和个人魅力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组织的世界并不像工程学里的东西那样铁板一块,不能变通。一个组织就像是个小社会,所有东西都在变化,也必须变化”。学习课程结束后,“我意识到大多数东西我都知道,可我必须学过了才能知道。我并不是贬低这一段经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悄悄积累大量属于自己的知识。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知道自己拥有它,它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要让它变的随时可用,我们必须动手把它拉到意识层面。而这,就是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带给我的帮助”。

第七章,“安提戈涅的挑战”。安提戈涅是个悲剧故事,在这部悲剧中安提戈涅被迫要在舅父(底比斯统治者)的命令和她个人的良心、她对神的职责中做出抉择。舅父克瑞翁刚刚在城邦的权力之争中杀了安提戈涅的哥哥波吕尼克思,并下令说,不许安葬波吕尼克思,就让他暴尸城外。对安提戈涅来说,这是要叫她哥哥永坠地狱;她的信仰,她的灵魂将不得安宁,复仇女神一辈子都不会放过她。安葬哥哥是安提戈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克瑞翁颁布的法令说,凡抗命者都要处死,而且,遵守舅父的命令,是安提戈涅作为公民的义务。她别无选择,她必须做对得起自己信仰和哥哥的事,于是,她这样做了;但是她也交出了自己的性命。作为职业经理人处在她的位置会选择什么样的做法呢?“他们是否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让他们敢于违反命令,不管招致什么样的后果?个人道德观能战胜合法的权威吗?好人应该遵守坏命令、坏法律吗?”这是作者的发问,作者也在担心市场的压力,他说“当市场变成一种迫使人循规蹈矩的压力之后,是否有失其本意呢?”我们是该好好反思了,为什么道德与伦理在面对市场的时候,胜利的总是市场,失败的总是道德和伦理,是否只有法律才能和市场进行抗衡呢?人的良知在面对市场时为什么总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国内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各个环节市场击败个人良知的一个注解。

第八章,“父亲之死”。作者通过自己父亲的逝世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反思自己人生的意义。作者写到“我过着商业学者的迷人生活,坐着喷气飞机满世界飞来飞去,出书,忙,忙,忙,忙,尽我所能飞快地在事业阶梯攀爬”。在接到父亲中风消息,赶到家中的第二天,父亲就去世了。“悲伤呀,我曾多么喜欢父亲,但是在家里,我却从不了解他内心的秘密”,在下葬的时候,有无数的人赶了过来,无数人们感谢他的父亲,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写到“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从来不曾理解他。我问自己,要是我死了,有多少人会来参加葬礼呢?一条小小的讣告,就让这么多人放下一切事务,从各地专程赶来,消息流传的速度一定很快。我的人生和工作对谁会这么重要呢?我繁忙的生活和所谓的成就,跟父亲所影响的这么多人比起来,又算得上什么呢?”,告别父亲的葬礼之后,作者开始了新的生活。拿着只有原来十分之一的薪水,就任圣乔治学院的学监。注意这个学院不再是商学院,她的职能是为神职人员晋升到高级职位做准备和在社会上探讨一些伦理道德的。

第九章,“家就是城堡”。就任圣乔治学院学监期间,它为这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发过愁,但是问题还是解决了。在这个期间,作者提出了组合式人生的工作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将被迫成为或选择成为独立工作者,把各类不同的事情、客户和工作组合在一起”,“如今我们处于知识和信息时代,微型企业和独立个人能有效展开运作”。

第十章,“圣迈克和圣乔治”。本章讲述了作者就任圣乔治学院学监的例行工作,以及作者对自己内心活动的记述。“我是个文化基督徒,我沉醉于全英格兰庄严的旧时教堂,沉醉于教堂里鸣奏的音乐,沉醉于那里举行的仪式和那17世纪的语言,然而,我对藏在这些建筑物背后的组织没有太大兴趣。组织或许必须存在,但太多组织变成了监狱,看守们只重视自己的福利,毫不关心本该由他们照顾的人”,这使我想起德鲁克的名言,“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顾客。”,看来大师们之间的思想是相通的。

第十一章,“组合式人生”。作者在49岁时候,开始脱离了所有组织,开始实践自己的组合式人生,并用了7年时间才能作到收支平衡。这期间他完成了《组织的概念》,《管理之神》,并靠作培训师,开培训班等维持生活。离开了组织,你可以自由了,不用考虑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但是作者也写到,你的周围也会有这样的人,他们“要是没有同事,我不知道生活会有多么寂寞。没有人跟你讨论,再有意思的项目也没意思了。没有人为你庆祝,成功显得无比空虚;没有人安慰你,失败让人倍加沮丧”。

第十二章,“房地产买卖”。在本章节,作者阐述了对资本主义世界里,企业所有权的疑问,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所有权的情况也没有两样(即所有权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所有权能带来激励,激发所有者的雄心和活力。但在本质上,它依然是自私的。如果不尊重各方相关者的利益,话说的再好听,用心再良苦,也不过放空炮”,针对众多商业丑闻,他分析到“这不仅仅是什么个人道德败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个别流氓公司骗了几十亿的问题。是整个商业文化或许已遭歪曲。正是这种文化,让美国人陶醉整整一个世纪;正是这种文化,认为市场是王道,股东永远最重要,商业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因此商业需求高于一切政治决策”“企业是为了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是病根的中心问题”“公众所有的企业里,最重要、最明确的需求是满足理论上的所有者---也即股东---的期待。但是股东是真正的所有者吗?更准确地说,他们大多只不过是投资者,甚至可以叫成赌徒。他们全无所有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者还指出“企业不是房屋、土地,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主要由人构成,而众所周知,人不应当为他人所拥有”。站在未来的角度看,正如国家限制房产、地产所有者的权力一样,国家也正日益限制公司所有者对所持资产的任意处置权,使之符合更广泛的社会利益”,“企业是社会的公仆,所有者固然是社会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最主要的部分”。你是否能从中读出社会主义色彩,以及造成此次金融风暴的深层次原因呢?

第十三章,“厨房和书房”。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将来企业的办公空间的分配方式会发生改变。“未来的办公室大概会像社交会所仅向会员开放,但会员没有自己的空间。当然,还是会存在少量私人办公室,使用者仅限于全天在此的人,比如会所的管理人员。这类房间一般都藏在后面。其余主要房间各有指定的功能—就餐、阅读、开会、玩游戏,并向全体会员及其客人开放”。“虽然公共概念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渐受侵蚀,但组织正在往回走---重新建立由成员共享的公共空间”。

第十四章,“孩子的狗窝”。本章探讨了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本章是如此开头的,“你们英国人真奇怪,”一个荷兰人对我说,“让狗进屋,却把孩子放在狗窝里”。所谓狗窝,是指英式公立寄宿学校。表面上是公立学校,实际上是私立学校。作者在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之后,对教育提出了以下观点;“孩子们学不会,只能说明父母和学校没点燃他们的兴趣。我们必须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开展工作;必须从孩子们的立足点出发。而且孩子们始终都在学习,尽管所学内容可能不合我们的心意。”“人们可能以为家庭对十几岁难以管束的孩子没什么影响力,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榜样,不管是好还是坏,都是一位有力的老师”。

第十五章,“家务事”。本章在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经营家庭。作者谆谆告诫我们;“在一个似乎越发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有个归属之地。组织不是合适之选----它们存在的时间不够长,一旦用完了我们的技巧,就把我们给扔掉。邻居们会搬走,失去联系。太多的人际关系不过是露水姻缘—当时很强烈,可很容易消散。惟有家庭始终在,但需要你时不时地去联系。未来必将证明,预言家庭会走向衰落的说错了。家庭会改变形式,但不会消失。家庭很重要,但也需要营养。沟通至关重要,怀疑和嫉妒会在沉默中疯长。我们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家庭聚会,婚礼、节日、生日、周年纪念,甚至还有葬礼。实际上,只要能让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的借口就行。谁都知道,常在一起吃饭的家庭长长久久,美美满满”。

第十六章,“大师时期”。对于如何成为大师,以及对于成为大师之后的感想,留给读者们自己去游览全书的时候去体会。我们把大师对如今管理的一些看法摘录出来;“至于管理,它的行话超过了人们理解的限度,要么是夸张的陈词滥调,毫无意义;要么就是冗长难懂,只有少数专家才能破译,……此外还有职业经理人、咨询师、商学院、甚至加上若干大师们介绍的新术语:流程再造、核心竞争力、360度反馈……(你能想到的都被大师提了)……这些词都是假冒伪劣的技术术语,目的在于把显而易见的道理变个说法,显得更聪明”。(天,果真是大师,这一秆子打下去要得罪多少人呀?)但是大师也有谦虚的一面,“什么是思想呢?严格地说,我的大多数思想都不是原创的,关键在于我阐述思想使用的语句”。

第十七章,“带着麦克风去旅行”。本章阐述了作者对全球化的一些看法。“市场确实有一种无情的力量。你不能把竞争藏起来,也没法躲过它。如果你不跟上它,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会抢走你的客户。对你来说,这就是全球化”。世界真的变平了,虽然还有一些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和资本的力量比较起来是多么不堪一击。我们只有行动起来,迎接挑战,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十八章,“人生七十古来稀”。本章作者思考人生应该给别人留下什么?以及自己一生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并借用伏尔泰的名句“我所做的一切,是何等微不足道。但我去做这一切,却是何等重要”。结束自己的回忆录。

全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它更像一本小说,但却能让你深刻思考。相信你会对她爱不释手,一气读完,并有酣畅之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友与发展办公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情报中心

张力军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