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每月一读——《旁观者》

2008-12-15
阅读: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上期向校友们推荐了查尔斯·汉笛的自传《思想者》,本期我们将向大家推荐另外一个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自传《旁观者》。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生以教书、著述和咨询为业,对组织运营有许多独到见解,他的大量著作也都有中文版,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管理经典著作。他一生倡导民主与分权,强调“有机体”、“离心化”和“多元化”。在本书的新版序中,他写到,“我写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不管是触及政治、哲学还是历史,有关社会秩序或社会组织,论述管理、科技或经济等层面,都以多元化、多样化为宗旨。在一个强势政府或大企业高声疾呼“中央控制”的重要时,我则一再地说要分权、多做实验,并得多开创社区组织;在政府和企业成为惟一和整个社会相抗衡的机构时,我则认为“第三部门”,也就是非营利、以公益为主的组织特别重要——在这儿,才能孕育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社群领导力和公民精神。”《旁观者》一书,分为三个部分,洋洋洒洒几十万言,作者使用非常微妙细致的语言,观察和描述了许多人,有小人物也有大人物。我思考了几天,不知道如何把这本书精练、提纯并能让大家接受和消化。这个时候我订的《三联生活周刊》的第45期到了,在其中环球要刊速览栏目中,有一篇寻找人生的意义的短文,描述处于经济危机中德国人开始思考一些基本的人生哲学问题,并认为哲学首先要回答下列这些主要问题:什么是真?我是谁?感情到底是什么?我有自由意志吗?道德是天生的吗?爱情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财富吗?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脑中瞬间一亮,管理也是哲学,那么遵循管理也是一种哲学的前提,我就可以把彼得·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中对以上问题的直接或间接的见解,梳理出来和大家共同赏析。

1、什么是真?

对于这个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可能比较容易回答清楚,在社会“科学”领域还真是难于回答清楚。比如在生物和医学科学中,他们能比较清楚地定义人是什么,由什么组成,有什么结构,目前甚至已经到了基因层面了。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不论是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对于人是什么就只能是“望人生叹”了。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定义或者描述,或者假设能概括所有人的在现实世界的思想或者行为。因此,在管理学领域中不论是作为管理者的人,或者主要管理对象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相信几乎没有统一标准,要是都罗列出来可能找不到几个相同的回答。因此许多管理学的教科书,对于什么是人,都给省略掉了。大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多年前,我曾经教过宗教学这门课,觉得其乐无穷,但对所谓的神学,却缺乏兴趣。有人告诉我,苍蝇共有3.5万种;依照神学家的说法,则只有一种,也就是所谓“真正的苍蝇”。天地万物,种类无穷无尽,皆为造物主之功,但天底下却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那两条腿的动物----男人和女人,那么变化多端的。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发觉;人真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因此,我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墨守成规的也好,传统的也罢,甚至是极其无聊的人,若谈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东西,或是兴趣所在,无不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每个人自此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因此,不要那么急于把人分类,例如君子和小人,也不要那么着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因为一旦把标签贴上,“敌人”可能就真的成为敌人了。还是像大师学习去欣赏和观察每一人吧,他们都是有趣的,或者说可以使用的。

另外彼得·德鲁克对于社会科学的描述也值得和大家分享,他写到:“社会科学”是无法传达出一个社会的内涵、风味以及现实的,正如光靠度量衡是无法说清一个人的长相与举止;同理,一张彩色照片拍得再好,也无法传达夏日亲身徜徉在绿色山丘的感觉。看到大师如此的对社会科学的不恭,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慨。我到是觉得在这个有些寒冷的冬天,多拿些时间思考和过滤一下我们每个人的“有色眼睛”,帮助我们更真实的观察人,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组织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2、我是谁?

彼得·德鲁克称自己是旁观者,从不同角度看事物,“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他们虽也在舞台上,却毫无戏份,甚至于连观众都不是。一出戏和其中的演员命运究竟如何,就看观众了,然而旁观者的反应只能留给自己,对他人完全没有作用。……能见人所不能见者,注意到演员或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毕竟,他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并反复思考——他的思索,不是像镜子般的反射,而是一种三棱镜似的折射”。大师是如此描述旁观者这个角色的。最令人惊奇的是,大师在14岁的时候就决定了做一个旁观者,他发现自己和他们如此不同,“我不属于他们”。众多校友们不太可能成为旁观者这个角色,你们更多的时候要当演员,而且要成“角儿”。但是找个旁观者听听意见,或者停演一段时间当个旁观者,或许能演的更好,更像一个“名角儿”。

3、感情到底是什么?

喜、怒、哀、思、悲、恐、惊,是我们熟知的七情。所谓七情六欲,是人类生活的一些基本故事,这难道还需要基础吗?好的,想一下你附近的人们,什么时候“门庭若市”?以及什么时候“门可罗雀”?这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我们的感情建设确实是越来越依靠物质基础了(钱与权是代表),而精神层面或者完全基于人的价值层面的感情却那么的稀少。大师的《旁观者》书中的任何一个章节,都有着感情,而且是浓厚的对人的感情。例如在“老奶奶与20世纪”一章中的每个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人间的感情,大师写到,“总而言之,这个看似见地狭隘、滑稽的女人知道,所谓的社区并非收入、工作阶级和医疗资源的分配,而应以关心别人作为出发点:好比记得奥尔加小姐是如何看重侄儿,得知他通过考试得到学位时,喜悦之情不下于这个年老干瘪的老处女;好比千里迢迢地跑到郊外去听那‘小葆拉’呻吟,她不过是已故仆人的亲人;又好比拖着酸痛的关节在五层楼梯上爬上爬下,就是要拿咳嗽药给一个老妓女,她因为在附近的街角拉客,多年下来,也成‘老邻居’了。……然而,这个世界也有它的价值,像是尊重工作以及技艺,对人关心,注重社区组织的构成价值——这些都是20世纪欠缺而且需要的。”而在“怀恩师”一章的最后部分,作者记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得知埃尔莎小姐还在人世,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于是,我给她寄了些日用品包裹,附上一封小心翼翼用打字机打好的信,只有签名的部分是我自己的笔迹。过了几个礼拜,我收到她的亲笔信,字体秀丽,是10岁时的我所仰慕不已的,那印象不管是岁月还是困厄都磨灭不去。她写到:‘你一定是同一个彼得·德鲁克。我教书多年,很少失败,然而你就是我教学失败的一个例子。你惟一必须从我这儿学习的,就是写好字,但是你依旧写不好。’对真正的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或是懒学生之别,只有好老师和差劲的老师之分。”

请你把上面中提到的“社区”,替换成自己的所在组织,这些商业组织或者行政组织对人有像老奶奶那样的对人的关心吗?

也请把“老师”替换成管理者,把“学生”替换成员工,然后检查一下,自己是个好管理者,还是个差劲的管理者。

4、我有自由意志吗?

在这个标题下,我首先想到的是切斯特·巴纳德,他是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第一位导师饭野先生的导师,是饭野先生最崇拜的一位管理学者。切斯特·巴纳德同样也是位管理大师,是管理丛林中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是生物的、物理的和社会要因的统和物,在受到一定的制约的同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对自己的行动有着自由意志和责任进行选择。因此,在切斯特·巴纳德眼里,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但是彼得·德鲁克对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就没有这么乐观。在“怪兽与绵羊”一章中,作者讲述的一个组织,以及两个人物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深思。如果大家没有时间通读这本书,“怪兽与绵羊”和“老奶奶与20世纪”是最值得拿来好好读一下的两个章节。

虽然下面这段引述比较长,但是我还是决定完全转述过来。“促使我采取行动、决意远走的是在纳粹上台的几个星期之后,第一次由纳粹分子主持的大学教职员会议。法兰克福大学是纳粹拿下的第一所大学,原因在于这所学校是所有德国主要大学中,最以自由的风格自豪的一所,此校教授皆以学术研究、良知与民主自由为傲。纳粹心想,控制这所大学,等于制服了整个德国学术界以及大学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此外,这所大学科学方面的教学阵容坚强,不仅学术水准高,更以崇尚自由著称,其中有一位是诺贝尔奖水准的生化学家、典型的自由主义者。就在那年的2月25日,法兰克福大学的纳粹代表就任当天,不只每一位老师都得参加这次教职员大会,所有的研究助理也不得缺席,以聆听新上任“长官”的训词。大家都知道,这简直是一场实验。从未参加过教职员大会的我,这一次也出席了。这个纳粹代表直截了当地向大家宣布:从今以后,犹太人不准踏入校园,目前在校的犹太教职员将在3月15日无薪解聘。说真的,即使纳粹反犹的口号响亮,我们还是没料到他们真会这么做。然后,他开始长篇大论地谩骂,措辞粗鄙,动不动就搬出三字经,这些话在军营里都难得听到,更何况是学术界。他满口“屎”、“操”和“他妈的”,在场的学者知道这些字眼的存在,但这辈子恐怕还没有人当着他们的面说出。接着,这个“长官”逐一指着在场的每一个系主任,对他们说“你要不乖乖地照着我的指示去做,我们就送你进集中营!”语毕,现场一片死寂,每一个人都在等那位卓越的生化学家发言。这位伟大的自由主义者站起身来,清了清喉咙,说道:“代表大人,您说的十分有意思。从某个角度看,具有振聋发聩之效。但是,有一点我不太确定,可否请您明示—--生理学的研究经费是不是可以增加?”。于是,那纳粹代表向学者保证说,“纯种的”科学绝对不会短缺研究经费的。会议就此结束。有几个教授还有勇气和他们的犹太同事并肩离开会场,大部分的人则避之惟恐不及。几个小时前,大家不都还是亲密的朋友吗?会后,我觉得恶心之至—--就在48小时内,我非得离开德国不可。”读到这里,我的背脊不断发凉,在高压与淫威之下,善良的人民选择反抗是多么艰难呀,我的脑中突然间闪现了一下张志新的身影。为什么总有助纣为孽之徒呢?这些人的良心何在呢?大师为我们从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大师记录了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头号纳粹战犯汉斯,曾任纳粹党卫军的代理队长,杀人无数,被称为“怪兽”。而这个汉斯曾经和作者是同事,都在《法兰克福总指南》当编辑。“汉斯并不是一个特别的朋友。他在报社负责的是地方新闻和市政方面的报道,和大家有点格格不入。对外地人或不想老死在法兰克富的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实在很乏味。他在工作上的表现并不特别突出,而且有人怀疑他运用政治关系,收取贿赂”。作者描述到。

在作者要离开德国的前夜,他和汉斯有过一个精彩的对话,我把其中部分转述过来。汉斯劝作者留下来,但是德鲁克执意离开。

汉斯说道:“老天,我真羡慕你。我希望一走了之,却无能为力。我在纳粹内部会议听那些人发言,实在是怕死了。我就在场听那些疯子说什么要杀死犹太人、发动战争,还说如果有人敢和我们伟大的统帅希特勒意见相左,或是质疑,就该关起来,或是宰掉。”……,作者问到“你为什么不走呢?你现在还不到30岁,又没有家累,你有正式的经济学学位,找工作不会有困难。”“你当然可以这么说”他答到:“你懂多种语言,又出过国,……”,他火冒三丈“你从来就没有了解过。我知道自己不够聪明。进报社,我比你、阿恩,还有贝克都要早。你们三个都已经是资深编辑了,但我还是和当年一样,负责市政新闻而已。…,你难道不明白我想要权力、金钱,想要出人头地吗?这就是我早就加入纳粹的原因,…我有一张纳粹党证,而且从上面的号码可以看出我是很早就入党的,我终于有希望做大人物!那些聪明,家世不错,关系又好的人太过于吹毛求疵,不知变通,也不愿做下等的工作。这也就是我之所以有今天的缘故。记住我的话,从现在起我要扬名立万了。”

作者还记录了一个“绵羊”谢弗。他是一个在美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政论家,他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减少罪恶。结果是不自觉地成了罪恶的帮凶。

作者最后总结到:“罪恶之所以在汉斯和谢弗身上发生作用,正因罪恶力量之大,而人却是如此渺小。…人是如此渺小、脆弱,因此我们请求上帝不叫我们遇见诱惑,救我们脱离凶恶。正因为罪恶从来就不平凡,平庸的是人。人会成为罪恶的工具,就像汉斯那样的人,他以为靠着自己的野心可以驾御罪恶;而谢弗本以为可以借着加入罪恶而避免最坏的情况,最后也为罪恶所用。”读完这段故事,你还相信你有自由意识吗?

5、道德是天生的吗?

心理学家以及哲学家对于道德是否天生的讨论,从来没有终止过。一派认为是天生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社会演进过程中所产生并不断变化的。各有其道理。如中国孟子所论述的,“恻忍之心,人皆有之;恻忍之心仁之端也”,把古代中国道德基础的“仁”,归结为人心,而不是外界物质或者社会。但是另外一个广泛流传于中国社会中的道德说教,“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则很难归结到来源于本心,更像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作者没有专门的章节去论述道德的来源,但是记录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物。在“英国最后一个异议分子”一章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名字为布雷斯福德的人,“布雷斯福德从来就不是主张用缓进手段进行社会变革的费边社员,他根本不在乎那一套,也讨厌权力欲重、想以官僚制度来改造社会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他所持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信仰和道德之上的,而非基于历史的“科学”法则。总而言之,他的思想是‘有着一颗心’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从理性出发的,也非一般宣传手册上的社会主义。……他也代表一种老式的英国传统,这种传统诉求的是怜悯之心(也可以翻译成恻隐之心吧),而非大众阶级的团结一致;要求穷人应得的正义与公平,而非主张对富人的报复;这是属于个人转变的传统,而非高唱福利;这种传统是良知的,不是权力的——这就是极端异议分子的传统。布雷斯福德的确很孤独,但是他并非任性或古怪,而是代表良知。”

“布雷斯福德,这位与20世纪的现实相抗衡的异议分子,试图结合他的良知与权力,以发挥影响力—最后,却为世人所忘,不再重要了。”

因此,我认为天生的道德与现实社会所需要的道德都非常重要。一个只要天生道德,而不顾现实环境需要的人,可能保守;而只要现实而不顾天生道德的人,可能没有任何良心,也会遭到唾弃。因此,中庸是必要的。

6、爱情到底是什么?

“问世间情为何物,竟叫人生死相许”金庸笔下的任何一个大侠的爱情故事,都是让人们震撼。但是其价值观却是单一的。对于爱情,我们是非常讲求专一性的,移情别恋一般是受到诟病的。因此,我在读“银行家的女人”这个章节时,由于其中人物错综复杂,第一遍读过后,我一头雾水,因此又再细读一遍,算是把人物关系搞明白了。但是大师用这么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想说明什么呢?

首先是个叫罗伯特的男人,他很英俊也很能干,因此成了一家叫做弗里德伯格公司的合伙人,这是一家银行,支配人的名字也叫做弗里德伯格。之后引出罗伯特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做马丽恩。马丽恩出身望族,她个人最得意的事就是在1905年日俄交战时,好好地存了一笔钱,那时她的男人是个极为富有的希腊人。之后,她决定只跟着理财专家。她一直跟矿业巨子罗德斯那个圈子里的人来往,做他们的情妇。那些人不是南非的金矿、钻石矿,就是因罗德西亚的铜矿发迹。其中有一个请弗里德伯格做他的遗嘱的执行人,这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死了,马丽恩于是成了弗里德伯格的情妇。罗伯特晋升为合伙人的条件之一,就是让马丽恩成为罗伯特的女人。马丽恩比罗伯特大20岁,作者写到:“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过50岁,看起来就像稻草人,…现在的她憔悴不堪,长长的脖子上布满皱纹。…她一开口,就发出像孔雀叫声般刺耳的声音;还爱发脾气,一动怒就把淑女的仪态摆在一边,变成言语鄙俗的村妇。她还是一个贪婪的女人…”。总之,作者对这个女人没有使用一个好字眼。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让罗伯特很崇拜她。她每天四点钟左右到罗伯特的办公室来,之后一起开车回家。每天三点半一过,罗伯特就坐立不安,忧心忡忡地说道:“马丽恩在哪儿?希望她不会出事,为什么到现在她还不来呢?”。只要一看到她走进,罗伯特立刻放下手边的事,冲上前去拥抱她,用各种昵称唤她。一次,马丽恩开车出事故死掉了,之后的好几个星期,罗伯特都处在疯狂状态。他不是发疯似大喊大叫、自责,就是陷入沮丧、久久不发一言。他终生未婚,之后也没有跟别的女人扯上关系。每年到了马丽恩的忌日,他必定待在她房里,拉上帘幕,读着过去她写给他的两三封信,30年来从不间断,直到自己死亡为止。

怎么样,故事感人吗?之后,还有神奇的呢。在马丽恩死后的那几个星期,不断有一些老绅士到公司里来,他们把名片交给罗伯特和弗里德伯格之后,会说“请节哀顺变,我了解你的心情,我也很爱她”。又过了几个星期,在《时代》杂志的广告栏上出现一条记事:“给我挚爱的妻马丽恩,她将永远活在我记忆里。在23年的婚姻中,她给我的是无上的快乐。退休准将法克哈森。”。

马丽恩的死,使得公司中的另外一个人解脱了。他就是布宁。他已经结婚,她的妻子叫玛莎,他深爱自己的妻子,当然玛莎也深爱着他。而且玛莎也是个嫉妒的女人,相信世界上每一个女人都对她的布宁不怀好意。布宁也是一个能干的年轻人,根据他的工作业绩,他要晋升为合伙人了。当一切合约都草拟好了之后,弗里德伯格却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马丽恩将成为布宁的情妇。这对罗伯特是个晴天霹雳,因为他爱马丽恩。对布宁则是痛苦万分,因为他讨厌马丽恩到了极点。这场纷争持续了一年,马丽恩车祸身亡之后的三个星期,布宁终于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大师是否想告诉我们,世界上什么千奇百怪的事情都会有,包括千奇百怪的爱情。我只能如此猜测。大师是否也从这个故事中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呢?

7、我们需要财富吗?

在这个越来越世俗化的世界里,财富越来越被简化成一个标准,那就是金钱。而其他的财富正在被边缘化。我们需要金钱,但是金钱不是惟一的财富。

完美的社会也是一种财富,但是这个十分完美的理想社会可能存在吗?

在《波拉尼这一家》中,作者首先描述了卡尔·波拉尼,他是在欧洲非常有影响力的期刊《奥地利经济学家》的副总编辑,他知识渊博,见识独到,而且收入不菲。作者没有透露具体收入数字,而是这样描述到:“支票在我手上,又没放在信封里,我不得不注意到上面的金额。以1927年奥地利的标准来看,这笔钱可是多得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可是拥有如此收入的卡尔·波拉尼一家,却住在贫民区里,住所周围是垃圾场、破烂的木屋、废车场。吃的更是朴素。作者描述到:“这真是我一生吃过的最难以下咽的食物。这样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只有一些存放已久、几乎没有削皮、半生不熟的马铃薯,连人造奶油都没有。这可是他们的圣诞大餐呢。”但是卡尔·波拉尼一家却食之泰然。接着他们为下个月如何支付帐单开始发愁和争吵。作者开始插嘴说,他看到了波拉尼博士的支票上的金额,有这样的钱,应该可以过的很好。四个人闭上了嘴,静默之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真是好主意!把支票上的钱都用在自己身上!这种事我们可没干过。”在作者辩解说“大部分的人不都是这样吗?”波拉尼夫人严正地回答说:“我们可不是‘大部分的人’,我们是头脑清楚的人。维也纳到处都是匈牙利难民,不是为了逃离迫害,就是躲避其后的白色恐怖。好多人赚钱谋生。我先生有能力赚钱,因此把他的支票全数捐出,帮助其他贫苦的匈牙利人,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我们所需的生活费,只要他再设法赚一点就可以了。”接着作者大致描述了波拉尼家族。那可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各个都是优秀分子。作者描述到:“从世俗的标准来看,我的确没有没见过比他们更为成功的一家人。(虽然他们因没有达到自身的期望,而自认是彻底的失败者。)我也没见过有谁像他们一家人那样充满着生命力、有趣,而且精力充沛。”

作者在这个章节的最后论述到:“波拉尼这一门英杰寻觅的超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另一个选择,最后遭到失败,也许就是预示了“完美的社会”的结果。”

8、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者记录了上个世纪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景象,作者写到:“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表征:对人关怀、热心助人和勇于行动。”,“那次大萧条对许多中年人而言,简直是场灾难,因之所受的创伤,毕生都无法复原。不少家庭受到景况不佳的摧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永远带着伤痛的疤痕;而那些四处碰壁、连着失业好几年的父亲,不但没有稳定的收入,也失去了男子气魄。但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独立又有钱的人来说正是大好时光,不过还是得努力工作。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若想求稳定,惟一的门路就是从事公职…,在经济大萧条之下的美国,人人互相扶持、鼓舞,而且乐于助人,得知有工作机会,会马上通知另一个找工作的人,知道某人需要一份工作,立刻帮他找空缺。”

作者还记录了一个老牧师对美国梦的解释“现在的时局的确可怕。但是不要忘了,今天来此聚会的每一位先祖都是为了逃避永无止境的战争、愚昧的仇恨和欧洲那罪恶的傲慢,才来到美国的。……为的就是成为一个自由人,远离以国家光荣为名的邪恶与愚行,不想再见到伪装成军事胜利的独裁统治。……,让我们一起祈祷,希望美国仍是最后也是最好的希望,千万不要成为另一个虚荣的帝国。”

幸福应该意味着梦想,以及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9、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大师决定用旁观者这个角色,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利用各种著作和演讲,倡导民主的、多样化与多元化的世界,并最终为自己赢来了声誉。这是他的人生意义。

而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像每个人的长相。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点。哪怕是相貌非常相象的双胞胎,熟悉的人,还是可以把他们区别开来的。我们要追求那些相似性(社会主流对于人生意义的价值观描述),但是我们不要丢了自己的特点,不然你可能找不到自己了。

《旁观者》一书,几乎是上个世纪关于欧洲和美国的历史,每一个被记述的人物和场景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和历历在目。你可以把它当作小说,也可以当作历史,也可以当作一本如何观察世界和观察人心的教科书。去读吧,你总会有收获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友与发展办公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情报中心

张力军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