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首语
进一步发挥管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是推动国家现代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探月工程、高速铁路、跨海大桥、特高压输电、超级计算、量子通信、新基建等重大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先后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车集团坚持“国家需要至上、行业发展至上”原则,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一体化设计,建立与完善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科技创新制高点,主动承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任务,以“列车学科”建设为基础,研发更有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产品,逐步使管理体系从“市场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引领我国高铁装备加速实现“自立自强”。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创新的做法,持续聚焦战略主赛道,坚定发展信心、坚定战略投入,迎难而上、持续创新,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连续15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连续6年以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入选“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名持续提升。海尔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力突破行业原创性、关键性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全球产业发展趋势:2023年,新增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特等奖1项;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新增6,152件,累计29,486件,连续10次领跑全球,全球标准制订行业最多。与此同时,海尔集团坚持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如“人单合一”把传统制造企业变成无边界的生态,同时坚持人的价值最大化,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创造出更多的引领成果,从而推动企业实现更有活力的增长,是践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典范。以上两家企业的案例充分说明,我国的管理学在助力中国工程科技实现“四个面向”方面表现卓越,成就斐然。
2024年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着眼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这充分说明,管理的职能十分重要,管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与此同时,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等特征加速渗透各领域的大趋势下,新时代的管理实践不断涌现出大量新的复杂现象和难题,需要进一步构建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论体系,以不断提升组织管理的成效。
本期内容
企业如何持续激活员工的工作动力——来自木屋烧烤的启示 郑晓明、张梦怡
零售物流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共舞 田歆、任家宁、陈庆洪
雏凤清于老凤声:海归继承人引领家族企业出海 谢真臻、郝洁、王佳艺
制造业的“卷王陷阱”:基于创新管理的审视 吴晓波、林福鑫、吴蔡灵泽
如何激发新生代程序员的工作意义感?——以H公司封闭式开发管理实践为例 严进、彭艺璇、陈津来
数字疗法:虚拟情感互动治愈社交焦虑 马君、赵一霖
打开新质生产力的“黑箱”——企业创新的新视角 阳镇、钱贵明、陈劲
管理的质变——AI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管理创新 余菁
新兴产业起飞中的企业科技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毅
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与过程 胡海波、毛纯兵
从创新突破到共创治理: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发展数字化新质生产力 李树文、罗瑾琏
降维打击,看上去很美——顺丰运营丰网案例研究 张莞、黄婷、朱沆
创新性产业如何突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窘境——以氢燃料电池企业重塑集团的创业实践为例 刘学
科产融合助力场景创新——以科技型国企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为例 李论、杨岭才、许馨笛、李纪珍
LiLi Time:一家咖啡店的共益之路 尹珏林、张鑫煜、刘玉焕
九问科技:数字赋能的社会创业之路 肖余春、张诗含、王伦、周羽中、陈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