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全球实业格局的重构”——记“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主题论坛三

2012-10-26
阅读:

10月23日,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世界经济与跨国管理的新趋势”为主题,吸引了近千名全球各界精英参会,他们就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跨国管理和国际团队的崛起、全球实业格局的重构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教授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教授主持。

分论坛现场

分论坛主持人陈伟鸿

主题为全球实业格局的重构的第三个分论坛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伟鸿主持。六位嘉宾分别是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溢达集团主席杨敏德,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院理事会主席,巴里克黄金公司联席董事长约翰•桑顿,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任李荣融,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和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

论坛嘉宾杨敏德(右)

论坛嘉宾约翰•桑顿

论坛嘉宾钱颖一

钱颖一回顾过去四十年世界经济的格局,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中国工业的崛起,同时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中的份额也在上升,但发达经济的工业份额在下降。但美国仍然是制造大国,比中国份额还略高。鲍达民认为中国需要高端的制造业,需要拓展新的制造业领域,同时更加高效的利用能源,水资源和新技术等。李荣融以德国的制造业为例阐明,制造业是辛苦的,培养不出合格的工人,没有踏踏实实的心态,制造业就没有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当被问到制造业的“幸福指数”,杨敏德说虽然自己从事的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是“重灾区”,但此前已经开始转变思想,面对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要想办法从管理,从科技等诸多方面进行提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同时保证工人的收入增长。

论坛嘉宾李荣融

论坛嘉宾鲍达民

论坛嘉宾大卫•施密特雷恩

约翰•桑顿提到,中国1亿人都是在制造行业,而美国是1100万人。美国效率更高,而且主要是从事高增加值的产业。因此,除了能够持续改进现有的制造行业之外,中国必须要更创新,更具有创造力,而且速度要快,才能应对挑战。大卫•施密特雷恩认为在中国应该创造领先的领域,有很多办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要了解消费者,而目前中国企业不像欧美那样对此足够重视;再比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

钱颖一总结到,中国工业过去的发展靠的是模仿与改进,这在当时的发展阶段是合适的,也是成功的。但今后的根本是创新。创新要从教育做起,因为创新的根本是人,是人的思维,教育是训练人的思维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目前正在推出的EMBA新课程《清华探究》,既是课程方面的创新,又是迎接工业革命,产业转型和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行动。

“清华管理全球论坛”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是清华经管学院规格最高的年度活动。本届论坛继续秉持传递影响、汇聚智慧、分享价值的理念,打造一场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的思想交流盛会。(供稿 沟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