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用户登录
  • EN

姜晓雪:公益支教,那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 2021毕业季

2021-09-17
阅读:

1622990978(1).png

姜晓雪

姜晓雪,会计专业,经72班,中共党员,曾前往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开展学期交换。毕业后加入清华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热心公益,执着追求,姜晓雪在清华经管学院不断定义自己的精彩人生。四年前,她从远方走来,眼底的光被点亮;如今,她又将赴远方,继续寻找孩子们眼底的光芒。这一路,她曾被温暖簇拥,未来的路,她亦心怀感恩,在更广袤的土地传递梦想与希望。前路漫漫,心中有爱,不会迷茫。

能在经管这个大家庭里成长,我很幸运

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姜晓雪说:“感觉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虽然有艰难的时候,但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还是很顺利的,能在经管这个大家庭里成长,我很幸运。“

四年里,姜晓雪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三上学期的交换。在她看来,这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好机会,也是从另一个环境去内省的好时机。她会思考自己的脚步在哪儿,自己要去向哪里,大学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自己的价值又是什么。也正是这样的自我剖析中,姜晓雪才逐渐明白,成绩不是特别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外界的评判标准不足以界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一个人要学会去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所在。

在欧洲,姜晓雪每天会花很多的时间坐火车。在慢悠悠的火车上,对着窗外绿色的大平原和一闪而过的雪山放空自己,甚至,只是发呆。“我已经想不起来那个时候在思考什么了,可能什么都没有思考,就是坐在车上看着窗外过去的风景,然后发呆,但是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为悠闲自得的一段时间。一个人,是需要这样发呆的时间的。”

大学四年异彩纷呈的生活,也让姜晓雪收获了很多。在这四年中,她去了很多的地方,从清华到德国,再到回国后去往全国各地,姜晓雪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也认识了很多不一样的朋友。“对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这种经历拓宽了我的世界和‘视界’,让我收获了比前18年要宽得多的视野。非常感谢清华给了我这些成长的机会。”

1622991018(1).png

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参加环太平洋大学联盟领导力项目

在清华平台上饱览更为广阔风景的同时,姜晓雪也坦言,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与积极探索,学会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随波逐流。

“大学还有一个收获”,姜晓雪笑道,“就是收获了一个男朋友”。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时,她总会和他交流沟通,而他耐心的倾听与帮助也让自己获得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清华,在经管,我学会了发现爱、感受爱、爱别人,这是一种心灵的成长。”

说起遗憾,姜晓雪也坦言,大学四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钻研一些专业限选课,比如说像“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认真学习学院精心安排的专业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课可以让我们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

与公益结缘

姜晓雪跟公益的结缘其实颇为偶然。大一、大二专心于学业之余,她会忙里偷闲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照顾流浪猫狗、给外来务工人员讲课,或者去乡村学校支教等,这些活动都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你在那些孩子们面前,看到他们眼底里的光,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姜晓雪每次站上讲台,都觉得自己在发光,因为她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在创造价值。做公益,让姜晓雪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定位,“我感觉做公益很多时候是成全了我自己。”

在这之后,一些更深度的参与,让姜晓雪对公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二时,姜晓雪对一个致力于乡村教育创新的公益组织进行了尽职调查和公益咨询服务,并和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了非常全面的访谈。这是她第一次深入了解运营一家公益组织会面对什么、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一家公益组织是怎么从一个想法到一个体系,最终落地运行。正是这段经历,让姜晓雪对公益有了更加直观和明确的了解,也为她后来从事公益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1622991038.png

姜晓雪与小组成员对某公益组织开展公益咨询(二排左二)

谈及对公益的认识变化,姜晓雪认为,许多时候大学生做公益没有走出自己的圈子,对公益的一些理解还过于理想化,很容易陷入一个“高姿态误区”,总想着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而不是他们需要什么。但真正的公益应该是深入到被帮助的那些人里面,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把自己能提供的和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进行匹配,这样的公益才是真正有效的。

最重要的就是一颗真诚之心

大四即将毕业,面临就业、保研等诸多人生选择的交叉口时,姜晓雪选择了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西部开展为期一年的公益支教活动。“我当时没有任何犹豫,我觉得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这里能让我最好地践行教书育人的理想。”

1622991056(1).png

在云南南涧开展试讲活动

对教育的执着与追求,亦来源于姜晓雪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在高一的时候,姜晓雪学习成绩不理想,后来更是因为家庭和自身原因辍学了半年。回校之后,本对自己不抱希望的她,在班主任的鼓励和帮助下不断进步,最终圆梦清华。回顾这段经历,姜晓雪坦言:“没有我的班主任,我不可能考上清华,我的人生也根本没有可能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所以我自己就是被教育改变命运的人。”

作为一名曾经的“落后”学生,姜晓雪更是深知教育带给每一个人的无限潜能。“可能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接受能力比较慢,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了放弃的想法。去支教可以让我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们,让他们不要错过受教育的机会,学会相信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帮助更多孩子通过学习走向一个更好的平台,进而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对姜晓雪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1622991074(1).png

第23届研支团合影(后排左八)

回忆当初研支团的申请历程,姜晓雪还记得一位学长分享道:“不需要准备花里胡哨的语言,只需要记住两个字:真诚,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学长的这段话让姜晓雪颇受触动,因此在最后面试时,她也没有刻意的准备,而是把自己的想法直观真诚地表达了出来。正是这份真诚与坦率打动了支教团的老师,也让姜晓雪如愿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如今再谈起这段申请的经历,姜晓雪依然十分感慨,“支教也好,做公益也好,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一颗真诚之心。”正是这样一份热忱与真诚,助推她在公益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为过来人,姜晓雪首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她说要想清楚GPA对于未来的作用,客观地看待GPA的意义,“不要被别人定义,别人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对你来说并不一定有价值,你要学会有自己判断的标准。”其次,她认为受挫是在清华非常重要的一课,愈挫愈勇令人敬佩,学会悦纳自己同样是一种成长。

姜晓雪还认为,大学生活一定要过的丰富多彩一些,不要被局限在校园里面,要多走走、多看看,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认识不一样的人。可能10年之后大家不会记得哪门课考得特别好,或者拿了什么奖学金。但这些年去过的地方,讨论过的问题,认真读过的书,踏踏实实做过的事,都是可以伴随一生的东西,是它们让你的生活有血有肉,与众不同。

供稿:清华经管团委记者团

采访/撰稿:团委记者团曹琪、姜晓雪、蒋绮语

统筹:张晓雪

编辑:任仲希张晓雪

审核:卫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