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2025毕业季
06
2025 / 08

孙皓邈喜欢回忆梅赐琪老师在“一字班”开学典礼上所作的关于“失败在大学生活中的三种功能”的发言,大一上时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难度不小的课程,的确给还未适应大学生活的他带来了无力和不甘,但也正是这些“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失败本身”,让他看到了自己能力的边界,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他希望将过去四年的求索概括为“寻找良好定义的自己”。

03
2025 / 08

葛宇蒙是一位对生活永远葆有好奇,对商业世界充满探索欲的经管学子。他擅长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构建人与人的连接、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从经管学院学生会海外部的跨文化交流,到金融协会的各类行业活动,再到商赛场上的实战博弈,清华的四年时光,是他对同窗并肩前行的感恩,对朋辈箴言的珍视,以及对经管家园永远的深情归属。

02
2025 / 08

从沐浴于他人的光芒下、找寻自己人生的阳光,到感受光芒的温暖、向着光亮坚定前行——最终黄品彰也成为了一束温柔而热烈的光,并尽其所能将这份光热播撒向更远的地方。黄品彰用自己的大学四年走出了一段充满爱与思考的旅程。

27
2025 / 07

黄俊峰的大学四年,是一个坚持兴趣、服务和热爱的故事。他用行动诠释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真谛,展现了经管学子的责任与担当。采访中,他很少谈论自己的成绩,反而对那些“麻烦事”津津乐道:筹备活动时的“兵荒马乱”、课改提案时的“反复拉锯”……这样的坦诚让人意外,举重若轻的背后,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与热爱。

26
2025 / 07

他向学弟学妹、也对自己真诚寄语道:“大学四年就是一条需要自己走的路,没有谁的脚印能完全复制。别怕迷路,那些岔路口的风景或许藏着意外的答案。也别困在别人的节奏里,你的时区自有独特的花期。无需焦虑,勇往直前,大胆试错,按自己的步速往前走,慢慢就会发现,忠于内心的每一步,都在把日子写成无可替代的故事。”


四年来的尝试与探索、热爱与奉献成为日日滋长的养料,如今清华园里的这颗“南洋树”正在葱郁着,从容奔赴下一段生命旅程。


20
2025 / 07

在一个半小时的短暂采访中,笔者深深沉浸在梁子昌学长的分享里。从学业探索的广度到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他的叙述中既有对技术细节的严谨剖析,又有对人生方向的哲学思考。在他身上,笔者看到了信管专业学生特有的跨界气质:既能钻进代码与算法中快速验证思路,又能跳出技术框架,从更高的系统视角运用管理思维理解问题本质。他的故事,正是信管学子在“广”与“专”之间寻找平衡,并最终将“通专结合”转化为独特优势的生动缩影。

19
2025 / 07

在清华园的多彩画卷中,章佳驰的身影既活跃在台前幕后,又扎根于学术沃土。从最初因新生骨干营“想法落地”的兴奋和成就感开始投身社工,到在社工中体悟“关注人”的真谛;从对学术懵懂好奇,到在助研课题中锚定经济学学术方向,她的四年,是一场不断打破路径依赖、拥抱不确定性,最终实现自洽与成长的旅程。

13
2025 / 07

四年间发生了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相遇,这些相遇经时间的巨浪冲刷,留下许多珍贵的团队友谊,而这些友谊正是张奚若最珍视的“归属之地”。作为一名忠实的“teamwork lover”,她在团队合作中不仅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在与他们的每一次协作中收获了无数个满载欢笑的同频共振的活力瞬间。

12
2025 / 07

清醒而坚定——这是徐秭榆最鲜明的底色。在采访中,她条理分明地剖析社工价值、商赛策略与职业锚点,务实而严谨。她直面焦虑,卸载社交媒体以屏蔽杂音;深谙名校光环的双刃性,更强调主动寻求互助的力量。在她身上,效率的追求与理想的坚持、物质的考量与信念的执着并行不悖。她以清醒驾驭纷繁,不沉溺亦不回避,在取舍间沉淀出一种温厚而坚韧的力量,稳稳走在自己认定的路上。

06
2025 / 07

初次与陈铂仑交流,他出众的气质和风趣的表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身上有众多闪亮的标签:名列前茅的GPA、硬核的投资机构实习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在采访中,陈铂仑却改变了大家对“学霸”的印象,展现出独特的面貌,讲述起他的成长与反思。

共15条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1/2 到第 跳转
1/2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