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何平在致辞中表示,在新的发展格局下,金融和科技如何双向奔赴,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盈利性和功能性,推动科技创新的繁荣是当下需要重点关注和探讨的方向。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在各方面的参与程度不断提升。这一全球顶尖的综合性赛事,不仅是对运动员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中国体育产业全方位发展的全面推动。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金融工作的总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而强大的金融机构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和关键支撑。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领域,分工协作、竞争充分。从全球来看,我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的规模居全球第二,“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显著特征。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已经演化为“如何推动金融机构由‘大’变‘强’”这一新议题,为新时期金融机构的发展标定航程,引领方向。
科技创新政策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保障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发展大体经历了科技创新思想的初步形成、逐渐深化和不断巩固等关键阶段。经过七十余载发展,中国科技创新理论的实践经验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科技强国的一切基础。面向未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应以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为底色,以新型举国体制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为抓手,以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为源泉,推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某些领域和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重要支点,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领、注入强大动力,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挖掘运用文化资源,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重要支点,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增添活力。
中法两国在奥运遗产的传承与延续上展现的独特经验与深远价值,不仅映射出两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也揭示了奥运会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事,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非凡潜力。
“欧洲杯”正在火热进行。据欧洲杯官方信息,本届欧洲杯有13家“全球合作伙伴”级别的主赞助商,其中中国企业占了主赞助商的5席。体育赛事是否已成为品牌营销必争之地?透过欧洲杯,我们如何观察体育赛事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即必须加强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赋能我国产业不断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最高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浙江省高校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主体和能力现代化,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以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激活和推动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等各类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高效协同,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国家科技先导能力,已成为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